特约撰稿:韦存和 今日更新 NO8 外貌描写:以貌度人,形神毕现 微点·阐释
微点·片段 【写作文题】 从班上选择你熟悉的一个同学,用生动的文字描绘他(她)的外貌。写好后,读给同学们听,看看大家是否能猜出你写的是谁。如果被大家猜中,就说明你写得很棒哦。 【片段示例1】 她是个又高又瘦的女生, 她的皮肤有点黑,有着一张令我羡慕的瓜子脸,又细又密的 眉毛乖乖地躺在她的前额上, 如同弯弯的月亮,在无垠的黑夜之中安详地睡着;她的眼睛不是很大,但明亮有神,还一眨一眨的,好似会说话一般,黑宝石般的眼珠“骨碌”一转,更惹得人心生怜爱之情;她的鼻子也是挺挺的,位于两瓣似火焰的嘴唇上方;她 的嘴里还不时地嘟囔着什 么。她虽然黑,但也是个活脱脱的美人胚子,整张脸很精致,小巧玲珑又 神采奕奕。 【片段示例2】 老师,您辛苦了!您为了我们日夜操劳,为某些调皮捣蛋、成绩不好的同学着急上火。您头上的银丝不断增多,可您也只是遮一 遮,就过去了。在您了解了同学们的学习 情况后,您便叫了几个成绩相对突出的 同学改卷子,我也是您办公室的常客之 一。我在暗中观察您,您并没有玩手机、 闲聊,而是在认真备课,怪不得我们上课的时候总是听得很专注、很明白,原来是您在暗中默默付出。老师,您辛苦了! 【片段示例3】 他头上有着数不清的头 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一张 大嘴,一个大蒜鼻子,坐在那 里像一口钟一样。 前面两则外貌描写,同学们很快猜中了写的是谁。后面一则大家则费尽心思,也猜不出其主人是谁,到最后揭开谜底,主人不愿“认领”这段据说是属于他的外貌描写,别的同学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也纷纷摇头。什么原因?前面两则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后面一则观察不仔细,有些套路化,泛泛而写,表述也有问题——— “数不清的头发”,难道你还数了,只是无法数清才作罢(相比较,也许漫画家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更有特征)?这一段 没有写出人物外貌上的独特之处,也就是画像不准。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文字简洁就写不出人物外貌特征了,魏巍只 用“右嘴边有榆钱大小的一块 黑痣”就写出了蔡芸芝老师的与众不同,让蔡老师的“温柔 和美丽”在外貌上有了着落;《说和做》中臧克家也仅仅是 用“头发凌乱”就把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的严谨治学、心无旁 骛的个性表现了出来;同样, 《骆驼祥子》里祥子额头上那块有时暗淡、有时发光的被驴 啃过的疤痕,不仅把他和别人在外在形象上区别了开来,还 写出了祥子变化着的内心世界。可以说,写人物外貌要抓住特征,这是写人抓住特征的 第一步。因为我们认识一个人,首先是从外在上把这个人和别人加以区分开始的。 微点·教材 讨论:怎样才能抓住特征描写 人物外貌?且让我们把眼光投向教 材。 1.打破脸谱,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课文引路1】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 “田螺眼”,瞎的。……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 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 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杨绛《老王》 同学们写文章,经常出现脸谱化的情况,要么玉树临风,要么樱桃小口,不是高富帅,就是伟光正。这里的老王却不是这样。老王是个出于社会底层的善良的不幸者。第一处老王刚出场,写他的“田螺 眼”,这是他外貌上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也是他生活无着的原因。更通过后面撞在电线杆上以及别人对老王无端的议论等相关事件 的叙述,写出了老王的不幸,寄予了作者的同情和对世态含蓄的批判。第二处是老王最后一次出现,借助“直僵僵地镶嵌”“面如死灰”“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 堆白骨”等生动的外貌描写,把老王外形可怖、行将就木的悲惨情形写了出来,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再次写到老王的两只眼,不仅照应了开始老王的令人同情,而且还写出老王对我们一家真诚的感恩情 怀。显得别具一格。 2.抓住关键,展示人物的真实处境。 【课文引路2】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 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注:有 时)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鲁迅《祝福》 大多同学没有读过《祝福》全文。但你能从这段外貌描写中看出祥林嫂怎样的处境?哪句话最能触动你的内心?从语段中可以看出祥林嫂贫困衰老、精神麻木,已经到了濒临死亡的境地。“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以少胜多,活画出祥林嫂此时的特点。 写作小卡片: 鲁迅先生的“画眼睛” 总之是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 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鲁迅) 鲁迅的“画眼睛”有两重含义:一、 “画眼睛”是写人物外貌的关键。鲁迅在 《祝福》中14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而每 次眼神的变化,都透露出人物当时的心 理和性格的变化。二、“画眼睛”是比喻 的说法,并不意味着描写人物外貌非得 画眼睛不可。鲁迅给祥林嫂“画眼睛”的 同时,也写了她“花白的头发”;写闰土, 在写眼睛的同时也写到闰土的手:“那 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 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写 长妈妈只写了她的“黄胖而矮”和“在床 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可见,“画眼睛” 其实是指善于细致地精确地描绘人物 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而舍弃与表现人 物性格和精神面貌无关的其他东西。(根据资料整理) 3.关注变化,凸显人物的外在形象。 【课文引路3】 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 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 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 起一阵一阵烟雾。 …… 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 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 “一”字。 ……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阿累《一面》 阿累在《一面》中六次写到鲁迅先生的外貌,这里选取的三次笔墨比较集中具体,体现着由远及近、由模糊到清晰的逻辑顺序,人物的形象也在从容的描述中渐次清晰起来。从中可以看出,在变化与对比中展现人物外貌,更能凸显人物形象与性格。 此外,可以把外貌描写和神态描 写结合起来写,文章会更富表现力。不妨把外貌描写看做静态的外貌,把 神态描写看做动态的外貌。否则再符 合黄金分割的器官搭配,也没有与表 情结合在一起更加动人。 总结:外貌描写的注意点(四字 诀)———打破脸谱,抓住关键,显示特征,绘形传神,结合神态,对比展示。 微点·升格 【片段升格1】 她的皮肤雪白雪白的。圆圆的黑宝石般的双眸总是带着笑意,一笑,脸上还有两个浅浅 的小酒窝。小小的鼻梁上架着 一副小黑框眼镜,镜片后的大眼睛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她那张樱桃小嘴,能说会道,伶牙俐 齿。平时的她扎着一条马尾辫, 走起路来带着蝴蝶结的马尾辫在脑勺后一摇一晃,看上去可精神了。她总是能以一颗热诚 的心帮助每一位同学,脸上永远带着甜甜的微笑,笑起来那银铃般的声音常常回荡在同学们的耳边。 【片段升格2】 他的头发向着前方生长, 那发型为他增添了几分酷意。他的眼睛里充满着智慧的光 芒,隔着一层眼镜也丝毫不影响他锋芒的外露,他笑的时候有些浮夸,嘴巴张得很大,面部有一点狰狞,给人一种不怀好意的感觉,如果你在我们班上听到了夸张的笑声与拍手声, 毫无疑问,一定是他!他走路喜欢迈八字步,给人一种虎虎生威,霸气侧漏的感觉。可他学习时却像变了个人,上课时他眼睛微微眯起,目不转睛地盯着前面的黑板,写作业时,专心致志地做好每一道题,在我有不懂的问题时,他虽然嘴上说着嫌烦,但是总是帮我解决, 他确实是一个好朋友。 【片段升格3】 他有着浓密的黑发却不邋遢,他的一副圆框眼镜让他有一种读书人的气质, 他那小羊胡子更是把他刻画成一个上世纪的日本学 者的模样。他的眼睛里透着一丝野性,更让他的形象变得粗犷而不失风度。他的身体强壮,脚步刚劲有力,每次跑步都能跑出好成绩。他布满茧的手一看就是数学题练多了,所以他是班上数学的佼佼 者。 点评:抓住特征是外貌描写的第一要义,生动再现是外貌描写的又一关键。这三个升格片段都能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生动的笔触加以表现,细节毕现,形象鲜明。 微点·佳作 【写作文题】 认真观察、思考,以“有这样一个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 章。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同学。要求:写出人物的性格,并且运用好外貌描 写,即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 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等方面进行 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 者的情感。 【佳作示例】 这就是我 倪佳 我,叫倪佳。上了初中,到了一个新的班级,同学们一定很想了解我吧!首先,镜子最了解我的样子,就请它来介绍一下我的容貌吧! 镜子说:“这个小姑娘,长得还不 错,一双柳眉下有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像闪闪发亮的黑水晶,睫毛就像是 一个小帘子,把黑水晶包在了里面。小 鼻子悠悠地呆在脸的中心,在这下面, 还有一张微微上扬的小嘴。任何人都会有缺点,她也不例外,你知道她的小缺点是什么吗?告诉你吧,那就是有点 儿臭美,总是喜欢穿妈妈的衣服在我面前摆出各种姿势。” 镜子刚说完,户口簿就迫不及待地说道:“倪佳,汉族,中国,出生于 2006年4月17日,学生。” 写字本慢悠悠地说:“这个小丫 头,字写得还可以,只是不够认真。” 枕头笑眯眯地说:“你别看她外表坚强,其实她的内心很脆弱。记得有一次,她数学考了84分,晚上她的'金豆 豆’全都落在了我的身上了!” “你们全都说完了!现在的时间应该交给我了!”一直躲在琴盒里的小提琴悠哉地说道:“我对倪佳这个小女孩认识很深。她很坚强,想起最初学小提琴的时候,也是最难让人坚持下去的时候。脖子压在那儿会很疼,手指要按住那四根琴弦也很疼……但是她都一 一熬过去了。终于考上了8级!” “但是,她不太懂得爱护我,每次都只是随便一抹就完事了!我希望她上初中后,可以好好地爱护那些书本笔墨之类的物品!” 呵呵,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对我的了解更深了?嗯,以上它们指出的不足,我一定会认真负责地去改进。我 想,过一段时间后,大家一定会见到一 个更好的我! 【评析】这篇文章写得很聪明。为写出自己的性格,作者调动了镜子、写字本、枕头、小提琴,从侧面来作充分展示。开篇的外貌描写既是别人认识自己的第一步,也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了自己的聪明、灵秀,为下文的描写做了很好的铺垫。整篇文章,一气呵成, 如行云流水,推进自然,这与文章出色 的外貌描写有着很大的关系。 【佳作示例2】 “沈高祖”二三事 梦洋 我们的七(14)班中有这样的一个 人,他有着小而圆的眼睛,阔而长的耳朵,更特殊的是他那圆而超大的头脑和小巧而又能说会道的嘴巴。没错,他就是那憨态可掬、幽默风趣、总能让人 捧腹大笑的———小沈。 偶然趣遇 “大家记住了,千万不要到卫生间 '聚会’啊!”班主任的话语似乎还在耳畔回响。但对于总喜欢与众不同的小沈来说,他才不会“一诺千金”。有一 次,我去卫生间,不出所料,又遇见了 他。他一看到我,就赶紧弯着胳膊,头一斜,目光机灵地斜视着我,他的样子酷似正在爬树、凝视远方的猴儿,他哭 笑不得地叫道:“昨晚上睡觉的时候好 像压着胳膊了,动不了啦!”“呦,你这语句怎么这么耳熟,我想想……嗯,是不是春晚小品《啼笑皆非》?”“没错,你答对了!”接着,他像比自己答对都高兴似的,手舞足蹈,真令人忍俊不禁。 我本以为小沈会结束这一切,结果,他又兴致勃勃地将头往后一仰,手 动来动去,像一手拿碗,一手抓筷那样,一只脚轻轻离地,头再次微微向后仰,目光平视,嘴中细声细语,娇声娇 气地说:“谁说肥胖的女孩没有聪明的大脑呢?”最后,又用兰花指娇羞地抚摸了脸。在场的人瞬间捧腹大笑,我突 然想到小品中的贾玲不正是这样吗?真是太让人啼笑皆非了吧! 特殊的“沈高祖” “沈高祖驾到,快快三拜九叩!” 听到这样的吆喝,大伙都会纳闷:古往今来,只有汉高祖、宋高祖、明太 祖……那“沈高祖”又是哪儿来的呢?没错,这就是小沈的自称。 每次,当小沈来到教室时,他并不是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而是回顾四周:若老师在,他就老老实实回到座位上;若老师不在,哼哼,好戏就要开始了。每当这时,他总会抬头挺胸,目光炯炯,大摇大摆地先走一会,然后,像个军人似的大喊一声“立正”!再用比喇 叭大几倍的声音喊:“沈高祖驾到,快 快三拜九叩!”最后,好像遇到了刺兵一样,又匆忙溜到座位上。此时此刻, 大家都会为这位特殊的“沈高祖”开怀 大笑。 与众不同的坐姿 “叮铃铃”上数学课了,此乃小沈最忐忑之课,所以,在数学课上小沈可 不敢多么“胆大妄为”了,只能安心坐着,与常人无异。 但是当上到其余课时,他的心就 开始动摇了。就拿一次生物课说吧,他的桌子上七零八乱,众物腾怨,可他却 不以为意,只在乎他那舒适的坐姿。首 先,他将双腿跷在桌下的横柱上。接 着,借助于椅子的一角向后仰。然后, 头朝上,时而闭,时而睁,闲逸无比。最 后,又恢复原样,微微一笑,用粗大的手抚摸着面孔,之后放到那时常黑色的肥裤上,再次一笑……说实话,看着他这般悠然自得的模样,我真有点“羡 慕”啊! 小沈就是总能让我捧腹大笑的人,我的生活因他而多了很多的欢声笑语! 【评析】大家都熟悉的人其实不好 写,但梦洋巧妙地抓住了同学的显著 特点———爱耍宝,精心选择了三个片 段,分别拟写小标题进行刻画,这对于一个初一孩子来说很有匠心。而在具体描写时又能对沈同学的外貌、语言以及与众不同的坐姿进行趣味展示, 一个可爱的独特的人物形象一下就丰富饱满起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