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拓睿教育|| 中内背诵——痢疾

 壹亩莳 2022-05-17 发布于山东

01

概念

Image


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是一类或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

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Image
Image

02

病因病机

Image




【病因】痢疾的发生多由外感湿热、疫毒之邪,内伤饮食,损及脾胃与肠,邪气客于大肠,与气血搏结,肠道脂膜血络受伤,传导失司,而致下痢。①外感时邪疫毒;②内伤饮食。

【病机】主要病机是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膜血络受伤而成痢。病位在肠,与脾、胃相关,可涉及肾。病理性质分寒热虚实,病机演变多端。初期多为实证,因湿热或寒湿所致。下痢日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寒热并见。


Image
Image

03

辨证论治

Image


①湿热痢

临床表现: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代表方:芍药汤。

②疫毒痢

临床表现:起病急骤,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大便频频,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后重感特著,甚者神昏惊厥;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欲绝。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代表方: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③寒湿痢

临床表现: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代表方:不换金正气散。

④阴虚痢

临床表现: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黏稠,或下鲜血,脐下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治法:养阴和营,清肠化湿。

代表方: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

⑤虚寒痢

临床表现: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甚则滑脱不禁,肛门坠胀,便后更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温,食少神疲,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代表方: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⑥休息痢 

临床表现: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夹有赤白黏冻,腹胀食少,倦怠嗜卧;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代表方:连理汤。

新浪微博|拓睿医考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