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著名诗句大家耳熟能详,说的就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李广,人称“飞将军”。司马迁评价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广历经(汉)文帝、景帝、武帝三朝的名将、宿将、英雄。曾统兵领万骑出雁门进攻匈奴,儿子李敢曾跟随霍去病征讨匈奴,到李陵一代,更是骁勇善战,以5000士兵对匈奴骑兵8万…… 就是这位骁勇善战的将军,一生得不到封侯,这是为什么? 主要是遭汉武帝的排斥。 当然和李广性格也有关系,但也不是难封的理由。毕竟这位将军深得人士的影响,使匈奴胆寒的将军。 为了有所表现,能在漠北战中击败匈奴,得到封侯 。67岁的李广最后一次出征。那一战卫青让李广来做侧应。那是一场非常残酷的血拼。在汉武帝指示下和卫青的操纵下,使李广在漠北决战中,不与敌人主力接触。卫青指令李广东路迂回,因线路绕远,军队又没有向导,而且水草缺乏,军队迷路了,超过了与卫青的部队会合的期限。卫青虽然得胜还朝,但是死伤也是非常惨烈的。 ![]() 卫青派长史急令李广幕府人员前去受审对质。李广在幕府责问大将军卫青为什么不让我的部队与匈奴正面交手,而调我的部队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偏迷路,难道仅仅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怎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污辱,说罢拔剑自刎。 王维说李广难封一个原因: “卫青不败由天幸, 李广无功缘数奇。” “数奇“指李广的背运,运气坏得出奇,他居然在大漠中迷路了。为什么会“迷路”呢?卫青受谁的旨意下令要李广突然改道,改道会打乱以前的作战步续,增加突发情况的发生。李广知道可能自己遭到暗算,他为了不牵连他的部下,自己揽其全责。到了朝廷很难说清啊,面对众人的怀疑和责难有口难辩,有人会觉得他不顾大局,陷害卫青,居然要让整个军队失败,一生英名将丧尽于此,这才是最难忍受的。 李广只能以死来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和衷心。 这位从汉文帝一直到汉武帝征战了47年的老将,以这样令人痛心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坎坷而又辉煌的一生。 李广由于种种原因使之不能封侯,但历史自有公论 。 唐代李世民声称自己是李广的后代,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