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土 | 电影《绞肉行动》中的《圣经》故事

 郁土 2022-05-18 发布于上海
  【提要】埃文在家举办夜宴,他致辞道:"我美丽的妻子艾丽斯比所罗门还要聪明,比参孙还要坚强,比约伯还有耐心。天命难违,她得嫁给我……"

    沪上疫情封控期间,每晚必看一部电影,华纳兄弟公司所拍新片《绞肉行动》便是其中之一。

    影片由约翰·麦登执导,科林·费尔斯主演。剧情说的是1943年,盟军决定打破希特勒对被占领的欧洲地区之统治,情报官员埃文(科林·费尔斯饰)和查尔斯(马修·麦克费登饰)想出了一个妙不可言的假情报策略:用一具携带虚假机密的尸体误导德军,将其注意力引向希腊。
    希特勒中计后,盟军登陆了西西里岛,歼灭近20万德军,为欧洲战场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影片开始不久,埃文在家举办夜宴,他的致辞诙谐幽默,其中有这么一段:

    不过,今晚最该敬的是艾丽斯,我美丽的妻子,她明早将带孩子乘船前往麻烦少一点的地方。艾丽斯比所罗门还要聪明,比参孙还要坚强,比约伯还有耐心。天命难违,她得嫁给我……


    看到这里,我就问一旁的侄女,知道此三人吗?她表示不知,虽然她在中学阶段也学过世界历史。我告诉她,此三人均为《圣经·旧约》中的人物。西方国家为基督教国家,如不读《圣经》,将无法理解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之内涵。

    比如,你不知所罗门、参孙与约伯,就无法充分理解剧中人物艾丽斯是如何得聪明、坚强与耐心,就像一名外国人,不知西施,就无法充分理解“我的妻子比西施还要漂亮”这句话之含义一般。

    再如去年参观在沪上举办的意大利卡拉拉学院“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藏品展,其中有大量以圣母、圣子等《圣经》中内容为题材之画作,如不知这些,就无法充分理解这些油画之内涵,虽然你可能是油画高手,对其所运用之技法了如指掌,然其中之灵魂你却无法把握。

    今日之西方文化有两个来源,一为基督教,一为古希腊罗马文化,所谓的文艺复兴,便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人的文化是也。由此可见,了解基督教文化,对理解西方文明有多么重要。

    多年前,复旦附中浦东分校曾让学生人手一本《圣经》,为的便是让他们充分了解西方文化的根源。

    西师附中高一也开设了《圣经》选修课(《重庆晨报》《高一选修课讲<圣经>,校方称利于学生理解西方文化》2011年4月9日
     2010年,武汉一中被誉为“书痴”的李志翔被复旦大学录取,“高中3年以读书为乐,紧张备考时还挤出时间通读《圣经》”“高一下学期,他突然对《圣经》产生兴趣,一口气通读了3个版本,其中两本是英文版”(据《长江日报》2010年7月21日 记者黄征)。

    陕西师大附中的杨林珂老师曾言,有两三个月时间,他闭户谢客阅读《圣经》。
    可以说,《圣经》是了解西方文化之密钥之一,对西方文化感兴趣者,不可不知也。

      书架上有【波兰】柯西多夫斯基所著《圣经故事》(天津人民出版社),少不了再抽出来,重温上述三人之事迹。

所罗门
     所罗门为以色列和犹大的国王,二十岁登基,是个刚毅的统治者和灵活的外交家。其晚年却因兴建圣殿、王宫,加强军备等奢侈挥霍开支,而致国库空虚,其“巨额的赋税、强制的劳役以及重新燃起的对犹大部族的仇恨,终于激起了起义”。而最能展示其智慧的,便是他的关于两个母亲争夺孩子之仲裁。

    话说有一天,甲乙两个女人被带到他面前,请求其仲裁。甲言她们同在一屋檐下先后产子,乙在睡着时把孩子憋死,于是乘她睡着时,将两个孩子偷换。而乙矢口否认!

    所罗门在沉思片刻后拔剑下令道:
    “给我把活孩子砍成两半,一半给一个女人,另一半给另一个女人。”于是充当原告的女人大惊失色,喊道:“啊,我的主人!你把这孩子活着给她吧,不要把他弄死!”另一个女人却安详地说:“就让我和你都没有他,砍吧。”

    国王听完她们的话,指着那个哀求保全孩子性命的女人说:“把活孩子交给这个女人,不要弄死他:她是他的母亲。”(《圣经故事˙关于两个母亲的故事》)

    经过此一仲裁之后,“以色列人都害怕国王,因为他们确信,在他的智慧面前什么都瞒不过去”。

    此一情形在中国古代也曾出现过,记得清人曾记述一事,也是甲乙两个女人因争子闹到县令面前。县令听了两造之叙说后,就让甲乙各拉住孩子的一条胳膊,下令谁把孩子拉过去,孩子便是谁的。于是乙拼命拉,而甲见孩子一哭,马上松手。于是县令就判决孩子归甲。这与所罗门所做判决如出一辙,可见此县令也拥有所罗门一般的智慧呀。

    其实,所罗门与县令都不自觉地使用了三段论推理:
    孩子的亲生母亲必不肯伤害孩子
    甲不肯伤害孩子
    所以甲是孩子的亲生母亲。


参 孙
    再来看参孙。他是迦南小城琐拉但族人的一个超群出众之大力士,曾将一头咆哮着的壮狮撕得粉碎(看来我们抗日神剧中的手撕鬼子其来有自)。

    他与统治这片土地的非利士人为敌,杀死了许多非利士人。非利士人对他无计可施,就买通了和参孙相好的女人大利拉,让她哄骗参孙,弄清其力大无穷的原因。最终,参孙被哄骗说出了自己之所以力大无穷,是因为“我从来没有剃过头;因为从娘胎里出来我就是个神的拿细尔。如果剃掉我的头发,我就失去了力量;就会软弱无力,就会变得跟其他人一样”。

    于是理发师乘参孙睡着时剃掉了他的头发,参孙被擒获,披枷带锁,剜去双目,扔进黑暗的地窖,又用拴马的绳子拴住他,让他去拉磨。

    为庆祝此一胜利,非利士人在他们的大衮神庙举行祭祀,大摆酒宴。此一巨大建筑为上下两层。双目失明的巨人参孙站在神庙中的两根圆柱之间,拨弄琴弦弹奏儿时母亲给他唱过的歌。而就在此时,他又长出了头发——那是伟大力量之源泉。

    最终参孙拉倒圆柱,神庙倒塌,埋葬了他和三千名饮酒作乐的非利士人!参孙就此成了犹大人的英雄,而被埋葬在父亲玛挪亚的墓里。

    了解参孙的故事,你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影片中的那句“她比参孙还要坚强”之含义了。


约 伯
    至于约伯,居住在阿拉伯国家乌斯地方,儿女成群,牛、羊、驴、骆驼不计其数,他笃信上帝。撒旦和上帝打赌:“伸出你的手,碰碰他所有的一切试试看,他还能求你的保佑吗?”上帝同意对笃信宗教的约伯进行考验,给了撒旦以行动的自由。

    于是约伯经历了牲畜被偷,牧人被杀,儿女被掩埋在因风暴而倒塌的房屋下面,可即便如此,约伯也不改其虔诚:

    “我从娘肚子光着身子出来,也光着身子回去。耶和华赏赐什么,耶和华就取走什么;耶和华的英名永远值得称颂!”

    撒旦于是又让约伯染上麻风病。悲痛欲绝的妻子发疯似地对他嚷道:“你还确信自己是无辜的吗?骂一阵上 帝死了算了吧。”

    约伯回答她:“你说话像个疯子;难道我们从上 帝手中可以接受善,却不能接受恶吗?”

    随后,约伯的三个朋友又赶来安慰他,与他进行长时间的对话。“尽管约伯在和朋友们交谈时不停地咒骂自己的命运,但他并未丧失信仰,坚信上 帝洞察一切,无比英明”。

    最后上 帝在暴风雨中现身,对其解释“说他努力寻找受苦难的原因是枉费苦心,因为上帝的全知全能、英明伟大是超越常人所能理解的范围的”。约伯为此表示悔改,上 帝于是把儿女和全部财产都交还给他。

    影片中的“比约伯还有耐心”讲的就是这件事。你如不了解上述故事,怎可充分理解“耐心”二字呢?

    了解与不了解上述故事,你对影片中的“聪明”“坚强”与“耐心”之理解将会完全不同。

    《绞肉行动》不过是一部关于二战的新电影,不了解《旧约》中上述三人的故事,也不会影响你观赏影片。然如不读《圣经》,不了解基督教,对于西方文化的理解,你就永远只能是个门外汉。

    就像一个外国人,不读先秦诸子之著作,不了解《诗经》与《楚辞》,对于中华文明,恐怕也只能是个门外汉一样。
二零二二年五月十八日上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