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聋儿康复难题!选择手语还是口语?家长要拎清

 阳光语言 2022-05-19 发布于吉林


聋儿父母的3种态度:

1、在专业问题上,希望寄托在语言矫正师身上,家长跟从老师的指导,共同帮助孩子提高。不希望孩子使用手语,也拒绝老师用手语沟通。

2、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老师从自身学识上,专业技术上,更有经验,家长不应该过多打扰参与。选择手语可以理解,但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恢复口语能力。

3、希望和老师共同分担孩子的训练,和老师学习更多的康复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孩子康复。手语口语最好兼顾。

 家庭版聋儿语言康复技能:

无论聋儿是以学校机构为康复主体,还是以家庭康复为主体,父母都是最重要的辅助角色,所以有必要学习一些聋儿语言康复技巧。

我们推荐以游戏为主的语言康复形式,以创造具有丰富沟通机会的环境。在游戏中,父母或治疗师要给儿童提供关注、聆听和表达的机会。

1、关注:选择儿童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和需要其学习的内容相关的活动,使其参与或注意治疗师的活动。

2、聆听:声情并茂地“配音”游戏活动的场景,要求治疗师语速缓慢、口齿清楚、语言简单(根据儿童能接受的程度,采用单词、词组或句子,当儿童没有反应时可重复说一遍,或加上手势),目的是让儿童能注意治疗师所说的话,并与当时的情景相联系。可以适当提问,但不宜太多,也可自问自答。

3、表达:根据儿童表达性语言水平的评估结果,确定其语言表达的目标行为(非言语、单词、词组或句子)。当达到目标行为时,治疗师应及时应答,应答内容可涉及:肯定孩子的行动(如:是的,很好);模仿孩子的发声(不是单词也模仿);对物体、事件或活动的描述(如:你拿着一块饼干);提问物体、事件或活动(如:那是什么?);玩耍的提示或示范(如:你为什么不喂娃娃吃东西呢?);探索活动的提示(如:看那儿!)。在应答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延伸,让孩子使用更为复杂的表达形式。

手语和口语的本质区别

现实中,我们发现使用手语的聋儿还是占据多数,很多父母有疑虑,自己的孩子是先学手语还是先学口语呢?这个问题不但取决于孩子的康复条件,也需要更专业人士给予建议。但是父母一定要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两者的区别。

毋庸置疑,口语是主流语言表达方式,是实用性非常高的语言符号体系,语言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具有任意性,能够将无限复杂的事物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充分表达出来;

手语是用多变的手势动作,通过模拟形象、音节来表达意思或词语,手语是聋人无法获得口语能力之外,最常用的沟通方式。也是对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工具。

手语中一个词汇基本需要一个动作(手语),表达任意性较低,而且语法的结构也比较单一,灵活性较差。

聋儿学习时选择什么样的语言方式作为主要沟通方式,很重要。必须根据自身康复条件,充分考虑实用性和复杂性,因为两者不仅是交流方式的差异,语言思维体系也大不同。特别是以手语为母语的聋人,认知和思考差别,会在未来不同人际关系中带来很大影响。

如果选择手语训练,不仅从一开始就限制了交流手段及语言能力,同时也限制了思考等认和功能的发育。因此,必须让聋儿彻底获得语音符号才是最终目的。

对于聋儿来说,依靠视觉获得符号信息的方式有很多,除了手语,还可以通过读唇、文字等,聋儿语言康复训练时,甚至还可以通过振动来传递符号信息,增加对语音的感知学习。

获得有声语言是所有聋儿父母梦寐以求的梦想。但是聋儿重新获得语言的过程和方式,毕竟和正常儿童有很大不同。就主体的状态来说,正常儿童的语言习得是和其他知识技能的获得同步发展的,而聋儿的语言习得却落后于其他知识技能的获得。

结语

不管是否学过手语,聋儿开始学习有声语言时,大脑已经不是“空白”的,从语言启蒙规律看,这种状态是有利于语言的习得,还是不利于语言的习得,一定会有影响。至少他们与正常儿童的语言发育进程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