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的高血压其实就是眩晕症。 想要缓解、治疗高血压,要先辩证,才能了解高血压。
1.肝阳上亢(急脾气) 典型症状: 中成药推荐: 汤药推荐: 材料:龙胆草6克,黄岑9克,栀子9克,泽泻12g,木通9克,车前子9克,当归3克,生地黄9克,柴胡10克,生甘草6克 提示:具体服药克数及药材加减需遵从主治医生意见。
典型症状: 中成药推荐: 汤药推荐: 材料: ②《真武汤》 茯苓20克,芍药20克,白术15克,生姜9克,附子15克 提示:肾阳虚、肾阴虚都适宜。具体服药克数及药材加减需遵从主治医生意见。 3.痰饮内停(肥胖) 典型症状: 中成药推荐: 汤药推荐: 《半夏白术天麻汤》 材料: 提示:具体服药克数及药材加减需遵从主治医生意见。 常见的降压穴位: 吃药之余,常按压这几个穴位有一定的降压效果。 1.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耳尖交叉处(如图所示)
位置在外膝眼下3寸(大概四横指长度),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处(如图所示)
位置在颈后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如图所示)
位置在脚底,脚前部凹陷处(如图所示)
位置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如图所示)
位置在屈肘呈直角,肘横纹尽头处(如图所示) 提醒:穴位按摩有助于降压,但效果因人而异,不可代替药物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