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组织开展人力成本的预算?分享8个重要操作步骤

 全优绩效 2022-05-20 发布于广东
如何组织开展人力成本的预算?
我分享8个重要的操作步骤;
第一、厘清人力成本的主要范畴并安排预算的培训及分工,其中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人力成本到底包括了什么?人力成本分成三种形态1、直接支出,2、间接支出,3、隐性支出,人力成本中比较重要的费用。

第二、每项人力成本的核算口径及归属办法要确定,人力成本是我们的口语化,严格来讲不能叫人力成本,因为成本和费用是不一样的,正常严格来讲应该叫人力费用,是因为我们喊惯了口头禅人力成本,但是在科目上一般都要叫人力费用。
第三、测算各项费用率和人均额,额、率、人、效,我们看每个费用的时候,一定要看额率人三个要素,这是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比如福利费用,福利费用包括我们逢年过节给人发的一些东西、去旅游组织内部的活动等等,这些都属于福利的范畴,那么我们就要看福利费用额,还要看福利费用率,要看人均福利费,因为你不能只看这个月花了多少钱,这一年福利费用花了多少钱,如果你看这个而看不到背后的本质,你也没有办法做有效的预算。
第四、通过各主要费用的费用率,反推费用额与人均费用,首先我们要知道过去,我们讲经营报表让我们知道过去到现在,人力成本预算是要知道未来,那么过去到现在我的主要费用率,费用额是多少?再来反推费用额和人均费用。

第五、依据战略与年度计划对重点项目进行独立预算,刚才讲所有企业的预算,首先是基于对未来战略的实现,还有对来年计划的规划得出来的,但是当然我们要提出重点项目进行独立运算,是什么概念?人力的费用项目有很多,但是通常来讲与人相关的费用项目,一般的花费都不会很少,但现在即使不少也有多有少,多的我们叫重点项目,在预算管控的课堂讲过一个经验数据,就是当一个费用科目他占你的营业额占到0.5%的时候,这个费用科目通常都会成为一个重点项目,但是我想0.5是讲一个经验数据,有一些毛利很低的企业,这个0.5就得往下降一点点了,但是在一个正常的毛利企业只有0.5上下,就会成为一个通用的经验数据。
第六、评估预算与现实的差距,比如说工资费用率,假设你公司是20%,上一年做5,000万,20%的工资费用率,上一年你花了1,000万的工资除以12个月的月均,预计有80多万,每个月有80多万的工资发出去,你要做下一年的人力成本预算管控的时候,这个20%,你假设我觉得这是相对合理,而我们下一年的营业额只有4,000万×20%就变成800万,除以12个月平均每个月只有60多万,问题来了,这就是预算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因此有差距并不是说我不能实现,只是说要展开优化计划,你要组织优化,我能不能够保持20%的工资费用率,如果不能保持就要妥协,假如员工都发的是固定工资4,000万的营业额还发一年1,000万的工资,那你的工资费用率就变成25%,老板压力就很大了。
如果预算远低于现实,现在是25%的工资费用率,现在如果我不去优化,那么我的工资费用率变成25%,你必然会面对砍组织、砍业务、砍预算,如果你不这样做,工资费用率就不可能维持20%,会变成25%,多了5个点的工资费用率,你的利润率就直接下降5个点。
第七、综合初步预算,以及要充分的考量策略和计划的关系来确认费用的预算,把刚才我们讲的每一个重要的费用科目,人力成本的费用科目都单独造表,造预算完之后要跟现实和策略之间去匹配,要结合现实,比如受疫情的影响,公司营收大幅下降,必然要调低人均福利费用,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区分。

我把福利分成两种类型,第1个叫刚性福利,第2个叫弹性福利,刚性福利就是你不给员工就会抱怨,比如逢年过节发了过年费、过节费,这种刚性福利,我们尽量保证,除非公司经营不下去了,实在没钱很落魄,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但其他的福利就可以刷减,比如说旅游一定是弹性费用、还有一些增值福利,比如说体检你可以降低标准,降低频率都可以,这种是偏弹性的,就是可以给,可以不给。
第八、把所有的东西汇总起来,然后分解到各单元,这里面特别讲一个概念,就是我整个公司汇总完之后然后再分下去,因为整个公司有一个大的人力成本预算,公司批准的整体预算再来分到每个单元,人力成本是跟很多费用科目不太一样,它跟目标不一样,目标跟费用预算的逻辑有区别。
我不建议公司定个目标再分解下去,这是个错误的做法,比如我们定一个亿的目标,然后你们各自来领,这个目标永远是老板的目标,不要这么干没有好处的,有人讲怎么用呢?我们是反过来的,先让他们自己定目标然后汇总,也就是说理论上讲目标是由下而上的,但是费用和预算必须是由上而下的,这是在操作当中最大的区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