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百练:寄杜位(杜甫)

 一中大语文 2022-05-20 发布于福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杜位

杜甫

近闻宽法离新州,想见怀归尚百忧。

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

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

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

【注】①杜位,杜甫族弟,曾被贬新州。②新州,属唐代岭南道。③玉垒,山名,位于成都附近。④曲江,唐代长安名胜。杜位京中有宅,近曲江。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叙事,在杜位调离之时写下此诗。次句抒情,归期难料,难以相见。

B. 颔联以“已是十年流”强调杜位被贬时间长,族弟的遭际令人悲伤。

C. 尾联中“心绪乱”与首联中“尚百忧”相照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繁多。

D. 尾句想象两人过去同游曲江的快乐,表现了诗人对杜位即将归家的喜悦。

2. 颈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D    

2. 以“干戈”代战争,以“雪”喻白发,运用虚写,想象杜位贬归途中的情形,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以及对杜位的同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D.表现了诗人对杜位即将归家的喜悦”错误,尾联说“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点明作者身在成都,感到心绪烦乱,因为不知何时才能够和族弟一起共游曲江,并非“对杜位即将归家的喜悦”,而是对回到长安得到重用,过上安宁、兄弟重游的美好生活的渴望,然而又因国家动乱,这次离别后未必能再次相见,更遑论一起重游,而感到愿望难以实现的烦乱、惆怅。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发比作白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发之多,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易逝、时光飞快的伤感。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用“干戈”指代“战争”,突出国家战争频发,诗人为国担忧。运用想象,诗人想象流放归来的杜位还是满头白发的样子,寄托了诗人对杜位深深的同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