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接诊的病人,腰疼,腰酸,服药一段时间了。昨天回报率服药后的情况: 5月19日患者:医生您好!我现在腰酸痛的很厉害,坐久了也不行,站久了不行,去医院做了B超和化验了血,都没问题,还针灸了两次,效果也不是很好,我想问一下吃您这个药有没有影响? 本来患者就腰疼,这服药后腰更疼了,这种治疗方式是不是不容易被理解? 作为中医很了解这中间的原理,但作为病人就不一定了解。病人做了各种检查,并无器质性病变,那为何服药后会更疼呢? 我详细问诊了一下具体情况,服药后腰疼加重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的情况是,腰部冷,肚脐周围冷。 腰疼的原因,腰疼是肠道问题,小肠温度低导致的肾亏引起腰疼,在这篇文章里分析了,和小肠冷有直接关系,那么,服药后不是需要将小肠变暖吗?肚脐周围是小肠的位置,为何服药后又变冷呢?并且后腰也冷? 小肠冷是腹腔堆积的有固型的废弃物,当用药处理后,废弃物被拨动,寒气随之外散,会导致肚脐周围冷。而后腰冷恰恰证明了,腰疼和小肠冷的关系。 肾的背俞穴——肾俞在后腰位置,当小肠的废弃物拨动后,肾脏的压力减轻,肾脏的寒气就会顺着肾俞穴向后背传输寒气,完美的诠释了这个理论在临床上的正确性。 后腰疼就是这个寒气导致的,当肾脏的寒气散去,后腰不再冷,则腰疼自解。 任何疾病,解的时候都会遵循自身的规则,不会按照个人希望的发展模式进行,这也是中医一再强调排病反应的原因,因为排病反应是不舒服的,和大多数人治病的期望是相反的,很多时候会被大家误解,导致治疗失败。 我觉得,大部分中医都希望经过治疗,病人能顺利康复,特别是出现这些反应后,代表中医用药的有效性,眼看要取得成效,然后被病人误解,这是每一个中医都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腰疼的病人很多,也很不舒服,后期发展会导致坐骨神经疼,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所以,解掉这个寒气,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案。 而最终解决的时候,肚脐周围堵塞的是浆糊一样的大便,这个排解还是有点难度的,浆糊便很常见,但堵在肚脐周围的浆糊便是很不容易出来的,大家都可以检查下你肚脐周围,是不是都有一圈鼓起的东西?对了,这个就是! 这里堵塞的东西,寒凉而影响元气的生发,对肾脏造成很大的压力,不仅仅是导致腰疼,并且是导致肾阳不足的主要原因,也是你补补阳气好一点,过段时间又恢复原状的根本原因。只有将这里的脏东西去掉,你再补肾阳就会解决问题。 身体上很多毛病,开始的时候都很轻微,看似对身体影响不大,但天长日久,身体就会逐步变差,当正气不足以控制邪气的时候,身体就会发生重大的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