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内核是什么?

 志存高远0310 2022-05-20 发布于河北

编者按:本文根据贾旭东教授于2019年11月24日,在深圳梧桐山做客深圳三鼎文化公司《传习者说》活动的演讲,整理修订而成。连载刊发,以飨读者。


理论与实践

下面,我们讲第一个问题,九大关系的第一个,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这是九大关系中最重要的,但恰恰也是目前问题最严重的。

心性之学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很多种说法。我的看法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内核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叫做“心性之学”

看到“心性之学”这几个字,很多人就会理解:“你说的是个人修养吧?中国文化强调个人的修养,修身为本”。我说的“心性之学”不是。


这个“心性之学”的“心性”里包含天地,这是我后面要说的,中国的文化是“心物一元”,我们每个人的心性和宇宙是一个整体,“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这才是我说的心性!

中国文化最核心、最精髓的东西,中国文化的本体论,是研究这个宇宙的本体。而这个本体和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就在我们的心性之中。

“心”和“性”这两个字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这个“心”不是我们身体里面的这个嘣嘣跳的心脏,也不是我们脑袋里面胡思乱想的这个思想,它有非常深刻的内涵。“性”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心”和“性”是中国文化、不管儒家、道家、佛家,最核心的东西。中国文化,儒释道是三条根啊。

我最认可的对中国文化的学科门类划分,就是“三教九流之学”。一说三教九流,大家就会说,三教九流多难听啊,这是后人的误解!三教九流这个“流”不是下流的流,而是流派的流。三教为主、九流为辅,三教为纲、九流为目,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大的结构。

你要了解中国文化,离开儒释道没得谈,儒释道是核心,而儒释道共通的东西就是心性之学。

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内核是什么?

在曾老师这儿,你要从“文法”到“行法”,最后一定要学到“心法”。你要是没学到曾老师的心法,你不能出去说我是曾老师的学生,知道吧?你学过曾老师的心法,曾老师讲过了,要是你没学懂,你也不好意思说。

就是你能不能接得住,老师给你教了,你懂了没有?你懂了以后,这东西有没有上身?你有没有拿这个心法的东西来让自己有所变化?你能不能像宋明理学讲的那样“变化气质”?

你学到了心法,气质开始改变,哎,这就差不多了,可以说你学国学已经入门了!才可以说入门。心性之学没那么简单,入了门之后的路还很长啊!从一个君子,到贤人、到大人、到圣人、到至人,这个路还很长,但是至少入门了,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内核是什么?

所以,以我的观点看,现在国学很热,但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摸着门。如果你在这个点上认识不到国学的本体、国学的核心、国学的精髓是心性之学,那是没用的啊!

就是你一辈子背了多少书,都在门外,我认为根本都没有入门。这是很可怕的,大家都没有认识到到底应该在哪里去用功!

儒家是这样的,曾老师的学问是这样的,道家、释家都是一样,最重要的都是从心性上下手,改变一个人的心性。

只有你的心性改变,你的心才能改变,你的身才能改变,你才能够从小人到大人,这么一路走上去。

知行并重

我早就讲过两句话:“修习国学须体悟笃行而非游戏语文!学习传统文化的正确方法是知行并重!”这个“知行并重”,也就是曾老师特别在知和行中间加一个修,变成“知修行”,这两个说法的意思完全一样。

“知行并重”就是知和行要并重,同等重要,这个并重的过程就是修的过程,用我的话来讲就是知行并重。

大家慎谈“知行合一”。很多人动不动就爱说知行合一,我说知行合一可不那么简单,那是圣人的境界啊。什么叫知行合一?知道的你就做到了。

你想一下,你知道的事情你是不是都能做得到?比方说你知不知道发脾气不好?对自己身体不好、对自己的小心脏不好、对别人也不好、对花花草草都不好。但是你能不能做到不发脾气?你发现你根本做不到,对吧?做不到你就不要谈知行合一。

抽烟的人,你知不知道抽烟有害健康?哪个不知道?烟盒子上都印着,看一眼,哎呀,再抽一根,继续抽,那你还是没做到。所以“知行合一”这个境界太高了,我们只能说向往啊!

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内核是什么?

我们讲,学习传统文化的正确方法是知行并重,不是“游戏语文”,这个我认为是当前国学学习最严重的问题,大部分人都在“游戏语文”。

比方说,学传统文化流行读经吧?很流行,到处都在读经典,小学生也要读经典。经典要不要读?要读,我不是说反对读经典,你连经典都没读,你还谈什么心性之学,谈什么心法,对不对?你先得从文法学,有了文法才谈得到行法,谈得到心法。经典是一定要读的,但关键的问题是:不能只读经典!

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内核是什么?

读经典是为了啥?是为了要去修,要去行的。但现在我看到的是,我们国学圈里,很少有人像曾老师这样明确地强调修行,把修加进去。很少有人像曾老师这样,来给大家教一套实修的方法,能够从身心下手去修得太少了。

所以我说传习会的同学们太有福报了,用佛家的话说,有福气,你能够学到儒家真正几千年传下来的这个东西,外面多少人打着儒家的旗号都在“游戏语文”。

那么,如果做不到知行并重,只有知没有行,或者只有行没有知,会有什么问题呢?我总结了两句话:没有理论的实践——盲修瞎练白费功;没有实践的理论——胡思乱想一场空

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内核是什么?

不读书光实践,行不行?不行,那叫“盲修瞎练白费功”!我以前练气功就是盲修瞎练,结果呢?白费功都是幸运的,搞不好就是“走火入魔”啊!道家、佛家这种人很多,我们当年练气功,也很多人走火入魔,出偏差。

反过来,我们学术界很多知识分子是啥情况?有知而无行,或者多知而少行。“少行”都算有行,还算不错,有知而无行就麻烦了。一辈子都是读书的,出版了多少本专著,主持了多少国家项目,编纂了多少本著作,发表了多少学术论文,全都在理论上。

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是个什么情况?“胡思乱想一场空”。很多理论都是胡思乱想,没事找事搞出来的。

要那么多理论干什么?我后面讲继承与创新,还要谈这个问题。现在对中国人来讲,对全世界、对全人类来讲,不是知识太少,而是知识太多的问题,知识泛滥,但垃圾知识太多、冗余知识太多,我们脑袋里装的很多东西都是垃圾,应该清掉。

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内核是什么?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你要求道,要“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但我们现在是越来越多地增加知识,信息量越来越大,都是游戏语文,只在语言文字上用功,这个很麻烦。

“知行合一”的本义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先生讲的,这话就是他说的,我们去查查他的本意。阳明先生说: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传习录》”

啥意思?他说知和行的目的,就是要恢复人的那个本性,也就是要“明明德”,要让人认识到那个心性的本体。

这就是心性之学,没有这个东西,其他的免谈!你学儒释道各家,如果跟这个有关系,那就学对了。如果跟这个没关系,它的目标不是把你直接导向去认识心性,导向这个本体,那肯定学错了,这个老师肯定教错了。

阳明先生还说: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

知行不能分开,行得更好才能知得更好,知和行本来就是在一起的。

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内核是什么?

我们再来看阳明先生的原话,有人问他知行合一什么意思,王阳明特别说了一句,“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你必须要知道我说这句话的宗旨,我讲这话是啥意思。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这就是阳明先生说的知行合一,这完完全全是心性的功夫!也就是说,在你一个念头出现的时候,你能不能够看到这个念头是善还是恶?如果是个恶念头,你能不能把他“克倒了”?什么叫克己复礼?你能不能让一个念头当下消灭。

这就是阳明先生的原话,知行合一不是别的,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都是后人扭曲的理解,老先生他就讲了这一件事情——心性功夫。

如果你懂得心性功夫,你看阳明先生说的话多亲切。你要不懂心性功夫,你可能觉得,这有啥了不起的?什么不善念要克倒,你觉得没啥,其实这是很高的功夫!你自己看看你一天起多少个念头?有多少好念头?有多少坏念头?

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内核是什么?

你像袁了凡一样,拿一个容器,起一个恶念放进去个黑石头,起一个善念放进去个白石头,看看你一天下来,是善念多还是恶念多。你能做这个功夫就是很不错的,很厉害了啊!如果你没有学到这个,或者曾老师教你的你还没有掌握,还不明白怎么样在这个地方下功夫,那就是还没入门啊!

圣人什么样?

阳明先生又谈到圣人,

“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

我们现在讲国学大师好像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以为他是知识很多,不是这个意思啊!到了圣人那个境界,他知道的还是这个天理。什么是天理?还是那个本体,心性的本体。

是不是圣人乱七八糟什么知识都知道呢?接着看,

“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

你就是现在成了圣人,你没去考驾照,照样不会开车。车练得不好,在停车场里面可能都会剐了蹭了,圣人也是这样。这是后天的微末之技,这个不是判断他是不是圣人、是不是高人、是不是明师的标准。

阳明先生继续说:

“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圣人须是本体明了,亦何缘能尽知得。但不必知的,圣人自不消求知,其所当知的,圣人自能问卜。如子入太庙,每事问之类。”

不需要学的,圣人压根儿就不学,有啥用?没用的不学,他知道什么知识是有用的,什么知识是垃圾。孔子入太庙,很多事儿也不懂啊,一些礼仪规矩上的东西也不懂,他也要问问,这个、那个怎么弄法,但这不影响他是圣人啊!

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内核是什么?

然后,阳明先生说:

“先儒谓'虽知亦问,敬谨之至’。此说不可通。圣人于礼乐名物,不必尽知。然他知得一个天理,便自有许多节文度数出来。不知能问,亦即是天理节文所在”。

阳明先生明确反对以前儒生对这件事的解释,他们说其实孔子什么都知道,但“虽知亦问”,是为了表示尊敬,也是孔子严谨的表现,阳明先生认为不是这样的。

这里其实又涉及到我后面要说的,一个重要的标准问题:到底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老师可以称得上“明师”?什么样的人是真正懂国学的人?

我们现在社会的一个巨大的、错乱的标准,就是以知道的多少为判断,以识记知识量的多少来判断,这个标准完全是错误的!

阳明先生说得很清楚,圣人只需要知道这一件事,知道那个本体,这样的人就是圣人,其他东西不一定知道,不一定需要知道!孔子也不是啥都知道,不知道的他也要问,但是我们现在的标准有问题,完全扭曲了这个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