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用附子的经验

 hongzhuanyidui 2022-05-20 发布于上海


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我们看这个人的证,风湿相搏,这是给他一个定义,体表有风有湿,我们先不管。但是,一般提到风的时候就是津液比较虚,湿的话是一个实证,淤堵里面讲的是实。这里是虚实夹杂。他这个是因虚致实,还是因实致虚呢?不管病的来路,我们只管病的去路就可以。风湿,风的话是津液不足,湿的话是淤堵,也可能是有了水饮以后导致了津液虚;也可能是津液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虚致实都有可能。

身体疼烦,身体表面疼,津液能量不够。所以说这是表的问题,不能自转侧,能量不够了,身体也不能翻身。不呕,没有少阳症;不渴,没有阳明里证,没有里热的证。

如果这个人渴得比较厉害,一般会加人参。呕的话可能加生姜、半夏。

脉浮虚而涩者,脉浮,病位在表,虚涩,虚的话就是津液不够,涩脉是一个什么感觉呢?给病人诊脉的时候,正常的脉摸到是一股(根),但是你摸这个涩脉的时候,就好像一个橘子分成了四五瓣,你摸的时候也感到有好几个点在那里跳。这是一种涩脉,涩脉有点那种刀刮竹子那种滞涩的感觉,不畅通。女性在例假期间,有的时候诊脉确实是滑的,像珠子一样很滑的流动。涩脉的话就是很滞,有那种阻塞感。这个大家在临证中要多摸摸脉。

脉浮虚而涩就是个阴脉,属于表阴症了。阴脉加附子,用了三枚;病位在表的身体疼痛,不能转侧,加了桂枝;然后不呕不渴,没有其他的证,津液虚,加上生姜、大枣、炙甘草。

我们在看这个条文的时候,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很多的方剂我们记起来的话,要死记硬背是不容易的。但是,我们懂了这个道理以后,可以直接体会医圣张仲景是怎样组方的,就会了然于心,清清楚楚的。

桂枝附子汤,这个人体表疼痛,这个里面还没有加白术。

如果这个病人舌头胖大有齿痕,渴不欲饮,饮不解渴,那也可以加白术,也可以加茯苓。白术、茯苓都可以加。

如果这个人大便是硬的,是阴脉,这种情况下要不要加大黄的来攻?大便硬,要不要加大黄,加芒硝呢?不需要。这个大便硬是因为身体的能量不够,不能把这个大便排出去。大便在肠道里面时间久了,大肠也会吸收水分,大便就变硬了。身体有了能量以后,大便就软了,自己就能把大便排出来。所以用生姜大枣炙甘草来建中补津液,附子补能量,桂枝把能量调到体表,这个病就好了。

白天在群里发了,昨天上班的时候,病人很多,我问证问了一天,比较累,因为话多了也伤气。说话多了,身体的津液不足,晚上睡觉前,大约十点多,想大便,坐在马桶上坐半天也排不出来,然后就忍了忍,上床睡觉了,睡了一觉醒来以后,津液回来了。因为经过一晚上的休息,津液回来了,大便排得非常的顺畅,排完了以后肚子也非常的舒服。

有一段时间,每天一次大便。然后去北京学习,大便就不很顺畅,因为出去学习的时候要走路,脑子一直在思考,对身体有消耗,津液不足了以后大便就排不出来了。

但是,有的时候睡一个懒觉,周末了睡一个懒觉,睡到了九、十点。津液回来了以后,津液是充足的,大便就非常的顺畅。所以,如果是津液损耗,发汗导致的这种便秘,这种你看我们后边接着学阳明篇,这叫脾约,因为津液损耗了以后,不管你是说话多,还是熬夜了,还是运动出汗了,或者催吐了,津液少了,因为津液少导致的便秘称为脾约,我们下次课来讲。

这个病人大便硬,小便自利,小便很多,大便硬是津液不足。水都从小便排出去了,怎么办呢?我们加增量的白术,加上白术气化这个水湿就可以了。因为小便已经自利了,体表的气化是正常的,所以可以把桂枝去掉,加上白术,这个就变成一个术附汤了。术附汤在《金匮要略》里面写的,你喝下去以后,如虫在皮下来行走、蠕动爬行,这种他用术附汤,也就是去桂加白术汤,去桂加白术汤炮附子三枚、白术四两,生姜甘草大枣。太阳篇,这次就能讲完了,三分之二的伤寒论都已经完成了。

附子,普通的人一般情况下用10克、15克,哪怕是阳证的人问题也不大。一般我们还是用在尺脉沉取弱的时候,我们加附子。如果是温病的病人,这个人能量过剩了,你加附子他这个温病肯定好不了。病人很热了,又从在屋子里面又开了暖气加热,可能会让病人中暑,就是这个原理。

如果这个人能量比较弱,吃了附子以后他非常的敏感。刘老师举了个例子,就像一个推土机推土堆,如果有这个阻碍的话,他就会用力来推,如果地是平的,推土机就很轻松,就没什么反应。

正常的人吃了附子没什么反应的,阴症的病人吃了附子反应会比较大一些。但是如果这个人能量很弱的话,附子剂量小了,他也没有反应,让附子到一定的量。我自己用这个炮附子的话,你的用法,我建议大家还是就看《伤寒论》医圣张仲景怎样来用,张仲景用的时候,一般炮附子是一枚,然后几升水煮到几升。大家根据这个试一下就知道了。

很多的就是现在因为医疗安全是一个首先关注的一个事项,到药店里抓药,抓附子,抓药的都会讲,说你这个要先煮一个小时,再跟其他的药来煮,煮一个小时以后,这个药的毒性就减少了,这样就安全。但是你不如用小剂量的附子随药煎,就煮30分钟,40分钟,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我自己用的时候是和其他的药一起煮,只要煮一个小时,时间已经很长了。其实,附子煮40到50分钟就可以,但是这个是给自己家里人用的时候的操作方法。给病人是不能这样讲的,给病人这样讲,10年没有问题,20年没有问题,30年出了一起安全事故,就吃不了兜着走。现在这个医患关系很紧张,我们给自己家里的人用,这样是可以的,给病人用,都是嘱咐要先煎,这样比较安全,大不了就是剂量稍微再大一点,就多煮一段时间。

我们自己用的时候可以小剂量的随药煎,效果是比较好的。还有,吃附子以后会有暝眩反应。然后我在吃生附子的时候,我自己做的附子理中丸,那时候不清楚应该用炮附子做。我用生附子自己做的,吃一丸过一个小时以后,额头、手臂、身上微微发麻,大概要过两三个小时以后才过去,这种就是附子的乌头碱对身体的一种反应。附子是一种阳性很强的药,打通身体的阳气。它把你的经脉都打开了以后,你的津液要跟着过来,你的津液没有跟上的话,就会发麻。就像我们坐在床上,看手机或者坐在沙发上,时间长了一个姿势。忽然之间要想起来的时候腿麻了,腿麻了以后,就是因为你压的时间长了,那血液没有过去,或者是气没有过去,它是一种津液缺乏的表现。这是我个人对附子中毒的一种认识,不一定正确,就是因为附子把你的经络都打开了,你的津液要能跟上,它就不麻,没有跟上就会发麻。

所以这四逆汤里用生甘草二两30克,干姜一两半22.5克,附子一枚约15克。所以说甘草用量是很大的,给你补津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