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风云第二章第十五回:王阳明与阳明心学1: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春秋的孔子,明中期的王阳明以及半个圣人晚清的曾国藩。而王阳明更是被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而他创立的阳明心学更是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王阳明,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父亲名叫王华,字德辉,成化年间的进士第一名,被授予俢撰的官职。弘治年间,王华受到明孝宗朱佑樘的赏识,先后担任学士,少詹士,并负责给皇帝讲书。成化七年,公元1472年,王华的妻子怀孕并产下一男婴,王华给儿子取名王云。“守仁妊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附之,更名守仁,乃言。”——《明史.王守仁传》。王阳明的母亲怀了十四个月才生下他,在分娩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着有一个神人从云中送了一个儿子给他,第二天醒来就生下了王阳明。刚刚出生的王阳明小巧可爱非常受王家人的喜爱,可是随着年龄渐长,家人们发现王阳明竟然不会说话,这可把王华两口子下坏了,他们四处寻医问药却始终没结果,直到王阳明五岁那年,有位高人听说了王阳明到了五岁还不会开口说话,就找到王华夫妇听到他们孩子叫王云就建议夫妻二人给孩子改名字,王华听后就给儿子改名王守仁,果然不久儿子就开口说话了,这让王华对高人感激不已,并认定孩子注定不会平凡。所谓“贵人语迟”,学会说话后的王阳明很快就表现出了他异于常人的天赋,记忆力超强,看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而且诗歌词张口就来,很多人都自叹不如,王爸爸也更加认定儿子绝对不是等闲之辈。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7年,十五岁的王阳明独自游览居庸关,山海关,几乎走遍了当时西部边境的军事要塞,并且对当时的军事部署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准备上报给孝宗皇帝,次建议被父亲王华拦住,王阳明的意见没有报上去。但此时王阳明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要向当年的于谦一样杀敌报国,于谦也成为了王阳明的第一个人生导师。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十六岁的王阳明在父母的安排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他的老张丈人诸介魇是南昌的权贵家族,王阳明也算是门当户对,而老丈人一家也对王阳明非常喜欢,而新婚之夜王阳明竟然失踪了,在一个偏僻的地方与一位老道人一起静坐了一晚,第二天早上王阳明才回家,而这件事也成为王阳明人生的一件趣事。从中可以看出,只要王阳明对一件事感兴趣他就会乐此不疲,这种令人震惊的热情,执着和痴迷,让他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足以成为翘楚。。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