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租界的街道和市场

 三自之我 2022-05-21 发布于天津

章用秀

  当年奥租界在划定之后,首先要修建道路。因东浮桥一带是中国老城区,也是天津城市的重要发源地,在租界划定之前已有数万中国人在此居住,如在这里居住的李叔同李家、高门大户冯家等多户大家族都是天津的老住户,兴隆街、十字街、于厂大街、粮店前后街也都是老居民区,街巷已经定型,难以改变,虽已划为租界,原来的房屋和街巷始终未动。奥租界当局只能将规划地带集中在奥租界的东浮桥大马路的南面(今建国道、民主剧场附近)。这一地区是大水坑,地势低洼,住户寥寥无几。为此,奥租界当局首先实行填平工程,并规划了四条马路,即今之建国道、民主道、进步道、自由道;横向马路有平安街、寿安街、庆安街,还有一个大兴昌胡同。东浮桥大马路两侧的地势陂斜,北高南低,为了找平,将高处挖低了一米多。天津比商电车电灯公司为修建从东北角通往东火车站的电车线,同津海关一起和奥、意租界当局合资,将东浮桥改建成名为金汤桥的铁桥,开通了通往东车站的电车。

  随着租界地区的发展和电车的运行,城市中心逐步沿着电车行驶线路向租界地区转移,电车沿线也逐渐形成新的商业区。同时,大批华商在民初以后也将其资本从华界转入奥租界,大马路电车沿线到处是商店、戏院、茶园、菜市场、饭馆等,逐渐形成了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坐落于天津法租界的济安自来水公司和法国电灯公司直接供应天津奥租界居民用水用电。

  划入租界内的兴隆街原本是天津的一条老街,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津门保甲图说》中的《东门外图说》即标有此街,可见这条街道在当时已十分出名。兴隆街的出现得益于天津商业的繁盛和古集市——通济集的兴旺。通济集也叫东集,设在东门外,每月逢初二、十二、二十二行集。由于河东一带和海河西岸的居民大都去通济集赶集购物,开展交易,到了清朝初年逐渐形成一条与水阁大街隔河相对、与粮店后街垂直的大体呈东西走向的道路,这就是后来的兴隆街。数百年间,兴隆街热闹景象不减,且慢慢取代了通济集的地位。兴隆街被划入奥租界后,与东浮桥相连的那条大马路成为一条新的商业街,兴隆街则是与大马路平行的一条街。奥租界当局在兴隆街与大马路之间建了一座罩棚式的庞大建筑,这就是天津人所称的“奥国菜市”。

  所谓“菜市”,就是把摊位租给商贩,租界当局收租收税。“菜市”里的商品价格要比一般沿街叫卖的高,所以菜市一开张,就很不景气。奥租界被收回后,“菜市”变成了一个以售卖竹制赌具为主的杂货市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菜市”依然保留,但已改为存放物资的仓库。笔者少年时出于好奇,曾从里到外观看这座老建筑。“菜市”为长形,上面封顶,与永安街平行,南起建国道,北至兴隆街,南头的大门对着大昌兴胡同,北头的大门对着大华糖果厂。其东侧是一条长胡同,因紧靠这个“菜市”而取名“菜市胡同”。“菜市”内堆放一些竹制品及其他货物,进到里面,感觉黑糊糊的,光线很差,偶尔也能见到几个摆摊的小贩。后来“菜市”被拆除,这一历史遗迹彻底消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