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革良 1963年生于浙江绍兴,丑石斋主。自幼酷爱书法,擅正草隶篆各体,或典雅精湛,或浑厚雄强,力求个性。作品曾参加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第四届、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佛教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中国当代百位名家书画精品展,中日书法交流展,中韩书法交流展等展览。 中央电视台、今天头条、《中国书法》、《中国书画》、《艺术世界》、《书法报》、《收藏》等媒体专题介绍其人其艺。 出版有《心仪兰亭》、《喻革良书法作品集》、《喻革良扇面书法作品集》、《漫话兰亭》、《圣地绝品·神游兰亭》、《圣地绝品·神交书圣》等著作。其中《王羲之与兰亭序》,获“2008年中国最美的书”。 现为兰亭书法博物馆副馆长、兰亭书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绍兴市政协委员。 ![]() 对联“手俋半升 ” ![]() 对联“一卷卷翻” ![]() 弘毅 ![]() 懒得聪明 ![]() 隶书阿弥陀佛 ![]() 隶书澄怀观道 ![]() 隶书启功诗 ![]() 王冬龄先生在欣赏喻革良写的阿弥陀经 ![]() 喻革良在书法圣地兰亭挥毫 ![]() 隶书题画诗扇面 ![]() 临金文 ![]() 临龙门二十品 悟性·勤勉·机遇 ——《喻革良书法作品集》序言 沈定庵 丑石斋主喻君革良先生,山阴人也。其书结集问世,诚为胜事。以乡谊及同道,嘱予叙端,虽忐忑而不容辞,赘语如次。 书艺在于悟性。喻君入手晋唐,朔汉魏斯籀,乃至简鼎盘盂,孜孜者二十余年,得文字源流之理,篇章意蕴之妙,落笔温雅,气度雍容;转益多师,深得旨趣,流作幅轴,瘦硬有神;加之据兰亭书法圣地之高,与当代名家耆宿,师从往来,长处昆岗丽水,尽得探囊;并采拮兰亭书会盛事,同垂不朽;又其生性恬淡,日临唐经,禅意润泽,故其书风冲和悠远;除醉心文字外,亦浸沁文学,坟典诗词,多贮腹笥,流泻缣帛,珠玑琳琅。概言之,悟性勤勉机遇,一一备焉。 革良先生谦谦彬彬,一如谢家子弟,且春秋正当,造化未可限量,今集以视昔,后集以视今也。 ![]() 台湾电视台拍摄喻革良写字 ![]() 在韩国做书法交流讲话 ![]() 香炉峰抄经·在泥金纸上,用朱砂墨非常专注地抄写佛经 ![]() 与沈鹏先生在一起 ![]() 隶书大堂 ![]() 行书明世宗诗扇面 ![]() 诗经“有女同车” ![]() 诗经斗方 ![]() 给外国朋友讲讲曲水流觞的故事 ![]() 喻革良给法国学员讲授书法 ![]() 微信偶得 ![]() 对联“丈室禅关” ![]() 对联“东壁西清” ![]() 对联“观钓种花” ![]() 行书贯休诗扇面 ![]() 对联“金石陆离” ![]() 对联“尽日一生 ” ![]() ![]() 创作座谈会现场 ![]() 喻革良向中国书法网赠送书 ![]() 赵雁君先生主持研讨会 ![]() 对联“临池仰屋 ” ![]() 对联“名花古款” ![]() 行书贯休诗扇面 ![]() 对联“卿云高风” ![]() 沈定庵(兰亭书会首任会长) 首先祝贺喻革良君书法集的首发式圆满。我不是倚老卖老,人家都称先生,我为什么称君,这是因为他是一为正人君子的书家,所以我称他君。我虽然年龄比他大,但是我们在书法方面彼此彼此,有的如抄经这部分,我还不及他,他的书法带有一点禅意。现在,我也在学习写经,这个禅意,对于我们学习书法很重要,不是我们一定要信佛,喻革良写经,不是因为他是佛教徒,而是敦煌写经无价之宝啊,可以去不断挖掘。 赵雁君(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喻革良调到兰亭之前,书法已经初露头角,在我们绍兴书法家里面,是青年中的佼佼者之一。喻革良在兰亭工作了二十年,他是兰亭的守护者、保护者、工作者。喻革良非常可贵的地方,恰恰是他一边工作,一边创作。看了他这本《心仪兰亭》以后,我非常钦佩,在工作之余,有这么一个史料留下来,这本书比《喻革良书法作品集》更珍贵。可以这么说,喻革良是浙江青年书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书法水平非常高。《心仪兰亭》是他兰亭的工作笔记,研究成果,我可以讲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讲这本有史料的意义,有见证的意义。 石 开(中国书法研究院研究员) 绍兴了不得,绍兴把中国最杰出的书法家都差不多切了一半了,其中有我最心仪的,王羲之当然不用说了,还有倪云璐、赵之谦、还有近现代的徐生翁先生,都好极了,好极了。喻革良先生在兰亭工作这么勤奋也使我非常感动,他写得不错,特别是在金文、隶书方面,线条写得很好,结构也写得很大气,很平实,优点挺多的。但要从更高的层次,要与古人一样,像倪云璐、徐生翁,赵之谦这样的前辈中去吸收。绍兴书家要继承先辈们在血液里与生俱来的东西,要把他发挥出来,要从生命当中来抒发你最精彩的部分。 魏 哲(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我和革良兄认识了十多年,中间经常有通话联系,多次探讨艺术,尤其是看到了今天这两本书,一个是文字的,一个是作品的,我感觉革良兄确实是勤奋。平时通话经常探讨书法创作,有时谈古代的,有时是当代的,有时通话达一个多小时。革良兄不仅仅是书法创作上,在学术上,在理论上,尤其是在兰亭的史料整理上,是功德无量的,为后世记录了史料,可以说这些史料对于后来的书家都要很多帮助与很大启发的。总的感觉,革良书法不拘泥于某一家,像他学一些金文、隶书、张迁、还有欧体,鲁迅甚至丰子恺的,他从古代到当代,他的取法很丰富,不像有些书家,比较专注于一体,他比较杂,但这种杂还有他自己的面貌,所以说他的这些创作确实达到了一定的层面。我感觉能够集理论和创作及资料于一体的,在当代能做到这样也不多,这是革良的毅力,包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才有今天这样的成果。 蔡大礼(中国书法研究院研究员) 昨天晚上我们进行了一番交谈,他在兰亭这个环境中几十年如一日,做了很扎实的功课,包括他这两本书,从文字的角度对兰亭的渊源进行系统的梳理,作品集又反映了他书法方面的成绩,涉猎很广泛,而且水平很高。 张公者(《中国书画》主编) 喻革良的这本《心仪兰亭》记录了最近这么多年发生的一些事情,而且这些事情恰恰是革良兄亲身经历的,那么他的资料性非常的可靠。可能今天我们还不能完全感受到他资料性价值的真正意义,但过了多少年以后,如果人们再去研究兰亭的时候,那么《心仪兰亭》就是一本必须查的资料。我们杂志曾经为革良做过专题,当时在书画界、学术界反响很大。革良兄的作品早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我偏重于喜欢革良的带有行楷味道的小字,我非常喜欢他这种字体。包括兰亭里面的指路牌,我一看就是革良兄的字体,它很轻盈,又很有骨力,相对于他的大的篆隶,大的行草,我感觉更雅致。革良兄的字很有骨力,风骨独存。 洪厚甜(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什邡市文联主席) 喻革良兄,在书法界也是有着广泛的影响的。他这么多年,通过兰亭工作,对兰亭掌握了大量的史料,对兰亭的介绍宣传,他长期在《书法报》等刊物上发表对兰亭的研究的文章,我们都是每期必读。也同时非常敬佩革良兄这种敬业精神,他今天这本书叫《心仪兰亭》,他所做的为兰亭建设、发展、保护、研究,做了这么多具体的工作,这是对兰亭精神的最好发扬和继承。今天,看了作品集,看了成批的革良兄的作品,我也很震动。而以前我更多的是看他的行书,看他个人风格特点的行楷、行书,今天看了革良兄在篆书、隶书,方方面面有这样全面的积累,在我们这辈书家中,他是做得非常优秀的。 刘颜涛(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安阳市书协副主席) 刚才各位前辈,各位老师都讲得很全面了。革良兄有古风, 刚才沈老称他为“君”,说他有君子之风,在当代能够称得上有君子之风或者有古风的,是非常难得的,这是极大的褒奖。我觉得革良兄是称得上的,在交往中我感到,革良兄真实,不虚假,不俗。君子还表现在感恩的心情,兰亭曾经赋予了革良兄很多,滋养很多、受益很多。但是,他这么多年用心做事,出了这么多成果,这是对兰亭真正的心仪,也是对兰亭的一种感恩。革良兄是出道很早的书法家,平时见到的他的行书比较多一点。我说他既是心仪兰亭,同时我从他的篆书与隶书中,可以说他更是心会秦汉。他的作品中既有兰亭小桥流水的韵致,也有先秦的厚重、质朴,这种厚重与质朴,跟他做人一样不虚。过去的书家,或者说文字学家还有学者,他们在写古文字时,描摹的多一点,书写性少了点,好像对当代书坛有了点隔膜。但是这几年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也就是说用所谓的抒情,或者说用行草书简单的笔法来代替篆隶本体的语言,总觉得烂笔太多。这时候我看革良兄的篆书,就不一样,现在我不能说就是一个范本,做到了最高的高度,但他对篆隶的理解与表现,有他自己的审视,我觉得是很准确的。 王 伟(兰亭书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革良很敦厚,他的敦厚,好像他的书法线条一样,他的宽广,好像他的书法路数一样多样。他很执着,抄心经已经抄了几千卷了。书法,我觉得跟天赋很有关系,革良天赋很高,跟学养也有关系,跟年龄其实没有关系。学养高、人品高,年纪轻照样能够写出好东西来。革良他的特点就是两个翅膀长得比较好,一个是创作,一个是理论。创作与理论两手抓,两手都硬。两个翅膀硬,以后就有地位。 汪海权(济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喻先生的优点,第一点,笔画有灵性,有韵味,境界比较高,比较脱俗,比较雅,比较醇厚,与他的取法有关系,与他的为人性格,也有密切联系。再一点说他的笔画,还是很扎实的。这与他学的隶书、篆书、魏碑,还有小楷有很大关系。第二点,他非常有灵性,有些学二王学死了,学板了,那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我觉得喻先生在学王羲之的同时,能够学篆隶学魏碑,学方方面面的,吸收的非常广,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