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白不掺假的“豆腐经”

 nizijun 2022-05-22 发布于广东


    作者:王瑞虎

  偶然听到一首歌:“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清清白白一清二白做人也不掺假……”我便想起了父亲,那个晚上做豆腐,白天卖豆腐的人。正是他不辞辛劳,靠经营豆腐生意把我们兄弟三人养大成家。

  听母亲讲,父亲以前并不会做豆腐。那时候,除了农忙时节,父亲经常外出打短工。可微薄的收入常常使全家的生活陷入困顿,父亲就跟本家的一个伯伯学做豆腐、卖豆腐。虽然从没做过生意,但由于父亲诚实、善良,童叟无欺,在越来越多的乡亲帮衬下,父亲的豆腐生意就红红火火地做起来,我家的日子也逐渐好转。

  俗话说,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做豆腐。可见做豆腐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好像从来没睡过“天明觉”,他经常是前一天傍晚把豆子泡上,凌晨四五点就起床开始做豆腐了。磨豆子、过渣、回锅煮沸、点卤、压制成品,一系列操作下来,天才蒙蒙亮。父亲又忙着把做好的豆腐放到小推车上,推到村口去卖了。父亲生性木讷,记忆中好像很少有叫卖的时候。偶尔一两声拖着长长尾音的“卖豆腐喽”,也不够洪亮,很羞涩的样子。

  记得那时,为了能多出豆腐,有些卖豆腐的就在点制的卤水里悄悄加石膏。母亲知道后,也兴冲冲地买回来一袋子石膏。可父亲却坚决不用,他说:“做豆腐其实也是做人,掺假的事儿咱坚决不干!”依然用纯正的酸浆卤水点豆腐。我们都不理解,哥哥说:“同样的豆子,我们做出来的豆腐少了,岂不是吃亏了?”父亲笑着说:“吃亏是福。”

  我们不以为意。谁知,用石膏做出来的豆腐由于口感不好,村里人都不去那家买了,全涌向了父亲的豆腐摊。那家坚持了一段时间,生意没有起色,就改行做别的了。父亲的豆腐生意空前火爆起来,就连邻村的一些人也慕名前来购买。父亲也由以前每天做一筐豆腐增加到两至三筐,一个人忙不过来,母亲也不得不加入进来,特别是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父亲做的豆腐根本不用推出去卖,在家中就被抢购一空。

  如今,父亲离开我们也已好多年了,但是,我始终忘不了曾经做豆腐、卖豆腐的父亲,以及他的谆谆教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