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斜视

 刘曦谦 2022-05-22 发布于山东

​凉膈天门冬汤《圣济总录》

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内容

审阅专家 郭霞

凉膈天门冬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一七。具有养阴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主治眼风牵,睑硬睛疼,视物不正。

中文名

凉膈天门冬汤《圣济总录》

别名

天门冬汤(《普济方》卷七十六)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七

功用

养阴清热,利湿解毒

主治

眼风牵,睑硬睛疼,视物不正

快速

导航

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义加减化裁文献摘要

组成

天门冬(去心)、大黄(锉,炒)各一两(30g),车前子、茺蔚子、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45g)。

用法用量

1、现代用法:上药粗捣筛,每次9g,水300mL,煎至250mL,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2、古代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功用

养阴清热,利湿解毒.

主治

眼风牵,睑硬睛疼,视物不正。

方义

本方主治因肝火炽盛,上炎于目,所致之眼风牵,视物不正。方中茺蔚子甘微寒,凉肝明目,且能养血益精,为君药。肝火易犯肺,故臣以车前子甘寒入肝,清肝热而明目,又入肺,清肺化痰,且能渗利湿热;黄芩清肺泻火,共为臣药。君臣相合,肝火得清,无以上攻于目。又热盛易致便秘,大黄泻热通便,与车前子相伍,使火热从二便分消,即以泻代清之法;天门冬滋阴润燥,清肺降火,防热伤肺金之水,共为佐使。全方配伍,共成清肝泻肺之效,且邪有出路,则循经而发诸症得除。

加减化裁

若有肝热动风,加羚羊角、钩藤清热平肝熄风;若兼见痰热者,加胆星、贝母清热化痰。

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中华眼科方剂全书》:“凉膈天门冬汤(圣济),治眼风牵,睑硬睛疼,视物不正。天门冬去心、大黄锉炒各30克,车前子、茺蔚子、黄芩去黑心各45克。粗捣筛,每服4.5克,水1盏,煎至7分,去渣,食后临卧,温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