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选摘|从技术、观念到纹样:东汉藻井图案的起源及演变

 掌染草2012 2022-05-22 发布于安徽
图片

摘要

本文探讨汉代藻井图案的建筑结构源起,并探究以抹角叠涩结构为原型的装饰图案从汉代起得以流行的原因。东汉藻井图案是中国古代藻井图案形成的初始阶段,其演变过程也是一段技术、观念与纹样的发展史。在技术和观念方面,外来的穹顶建筑技术带来了关于天界认知的重大变化,并直接导致藻井结构的出现。在观念和纹样方面,当佛教思想与艺术形象初入中国后,关于天界的描绘变得更加多元,东汉藻井图案呈现出了对各种思想的兼容并蓄。

关键词:东汉;藻井;莲花;叠涩;画像石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陈轩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助理教授 博士




「End」


· 主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北京服装学院
· 顾问:王受之  王蕴强  李克瑜
· 主编:刘元风
· 副主编:贾荣林  张玉安  宋炀
· 编辑部主任:白鹿
· 主编助理:齐庆媛  杨妍均
· 执行编辑:白鹿  安蕾  杨妍均
· 整体设计:郭晓晔
· 英文翻译:刘庆华
· 英文校对:刘芳
· 编务:李鑫桐
· 新媒体编辑:鄂冠男  刘晓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