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听石语,远离尘俗

 二闲居 2022-05-23 发布于福建


“大象无形,宠音稀声”。赏石作为中国文人的高级审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千奇百怪的夸张造型,形而上的精神象征,从一开始就是高妙且合群的。

图片

不懂石头的人,往往感觉痴迷赏石的人对着简单的石头发呆沉思、激赏赞叹、宝之藏之有些奇怪。却不知赏石者的沉醉与独处,是对自身的修炼,是对自然的体悟,有时候需要远离尘俗,甚至不为俗人所理解。

图片

爱石者守着一方心仪的美石以为奇珍,痴迷沉醉,抚摸流连,如同对待一个久违的知心之友。这种赏玩与其他文玩收藏不同的是,这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好物之癖,而是以美为目标,通过石头观察自然,师法天地,道法造化,求真求美,从而达到个人精神与天地精神的合一。

图片

赏石的内心深处有着与尘世的疏离感,这种疏离并非刻意,也非离群索居和特立独行,而是一种基于自身学识、修养、审美境界上的认知。

图片

石头所代表的顽拙的、清奇的、推崇生命价值、宁丑勿媚的道的精神,这种世人眼中不合时宜、清高孤傲的“怪”,其实是一种君子固守、独善其身的大智慧。

图片

奇石、怪石,真正的欣赏趣味其实并非是石头的怪诞,而是一种自然的真实和富于哲学智慧。厥状怪且丑的石头,从来都不是为了去适应规定的那些俗事审美,而是展示着沧桑朴拙、蕴含宇宙奥秘、自然秩序的大美。

图片

心悟石道,格物齐身,体现的是精神的自由,这也是玩石的最高境界,这也是是走向大道、走向自然、走向更高精神层次的途径。

图片

赏石专注于石头带来的精神世界,读大自然的天书,是对远古的神游,是对本心的溯源。赏石之路,好比观山之悟,好比面壁之修,每进入一个艺术层面,感受都有不同。

图片

见石是石,见石非石,见石无石,石头能让人意会神融,脱净超空,得大自在,养其精神,润其心灵,天人合一。

图片

一方顽石,几许清风,赏石人心有八荒,思接千载,在在世相的声色感官之外,追寻自身精神的清氛之境。

图片

卧石听风,拜石啜茗,这种悠闲不在表面而在心灵,是把石头的作为一种精神象征,以顽石链接自然万物,打造心灵的深境。

图片

观石之变幻、感石之沧桑、悟石之高德,求石之奇美,探自然之奥秘,思人生之哲理,赏石人以石头作为自己的修炼道场,为自己营造出一方清逸之境。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