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武汉 | 蛇山南麓话文庙

 人文武汉 2022-05-23 发布于湖北

文庙是古代奉祀孔子的庙宇。唐贞观四年(628),命各州、县普建孔庙。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封孔子为文宣王。宋元以后,又在文宣王之上加至圣、大成至圣称号,孔庙也就称为孔圣庙。因庙里设儒学,又称学宫。县文庙称县学,府文庙称府学。

1930年地图上的武昌文庙。田联申制图

清代以前,没有文庙称谓,只称圣庙、孔庙或孔圣庙。清朝在孔庙内设儒学,府、州、县学逐渐与孔庙合而为一,武昌城内有两座文庙:一是府学武昌府文庙,在玉带街(今大成路45号),建于北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经历了多次重建和重修,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另一是县学江夏县的文庙,在菊湾东街黉巷(今黉巷),今不存。

清末,这些孔庙都被太平军捣毁,清军战胜太平军后,又重建了孔庙。1926年,北伐军攻入武昌城后,孔庙改作他用,一度作为湖北省会第四小学和蘅青中学校舍。解放后,是武汉市第十中学,1966年毁于火。以后,十中又与黄鹤楼小学合并,更名黄鹤楼学校。

武昌府文庙大成殿

武昌府文庙坐北向南,有两道围墙,第一道围墙上半截为石栏杆,称内泮,两端竖石碑,上刻“官员人等在此下马”。墙外有两三丈宽的走道,道前有泮池。第二道围墙有一正门两侧门,正门不常开,有人中状元时才开,又称“状元门”。其门后有池,池上有桥,池后一片空地,向北可见大成门。进入大成门有一片百余方丈的场地,祭孔仪式在此举行。

场后为大成殿,两翼为长廊式厢房。大成殿设神龛多座,红底金字。正中为孔子神龛,上书“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其余六龛分列两旁,东侧第一、二龛为“复圣颜子之神位”和“宗圣曾子之神位”;西侧第一、二龛为“亚圣孟子之神位”和“述圣子思之神位”,合称四配。还有两龛,东侧第三龛供奉着閔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西侧第三龛供奉冉有、季路、子游、子夏、子张,合称十哲。殿内有一大厅为崇圣祠。

武昌府文庙在宋时就内设儒学,分大学与二学。 主持大学者称教谕,主持二学者称训导。教谕由翰林或举人充任。训导由举人充任。其主要职能是负责丁祭、圣诞祭及儒学活动。丁祭是分春、秋举行的祭孔活动。阴历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诞辰,称为圣诞,每年都要举行圣诞祭。清以后,祀礼仪式固定为上祀、奠帛、读祝文、三献、行三拜九叩大礼。

1883年地图上的武昌府文庙

全国有许多地方的文庙都保护了下来,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是武昌府的文庙却消失多年,其遗址尚存。走进遗址,还可看到一排精美的柱础,或许还是大成殿的遗物。我认识一位和善的大姐孟进老师,上世纪40年代出生于文庙,她的父亲孟庆芳先生是当年蘅青中学的教员。希望有朝一日,地方政府能重建武昌文庙。

打捞江城记忆 串起散落的珍珠

钩沉三镇往事 回眸过眼之烟云

1876年的武汉


关于我们

人文武汉志愿者团队是由武汉市学术、新闻、教育、科技、工程、文化各界人士及民间文保志愿者,组成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文物保护社会组织。2017年12月荣获中国文保基金会第九届“薪火相传——寻找中国文物故事杰出传播者”全国十佳团队称号。

编辑:田联申

欢迎来稿 请注明原创

24338693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请点击在看,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