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来,我最喜欢的欧美歌手有很多,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惠姨跟凯丽姐唱的《when you believe》。 ![]()
2012年2月11日,惠特妮在比弗利山庄希尔顿酒店因药物过量,导致心脏病发滑入浴缸溺水而意外逝世,年仅48岁。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是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的。最近这两天因为家里三楼的邻居再装修房子,给我家造成的损失,让我对物业、警察、城管以及法律都彻底失去信心了。 听着这首《when you believe》的时候,就充满了信心,我坚信那个房东跟装修工人最终会得到惩罚的,刚好无意中我去逛书店的时候看到了《梦瘾》这本书,就如获至宝 ![]() 本书作者山姆·昆诺斯是一名美国记者及自由撰稿人,曾为《洛杉矶时报》进行移民、贩毒、帮派方面的报道。2013年前后,他开始就美国阿片类药物滥用的状况进行调研。 2008年起,药物过量超过车祸,成为美国人意外死亡的第一大死因。这些被滥用的药物,大多都是阿片类药物。在本书中,阿片类药物泛指一切直接或间接由罂粟而来的药物。这类药物既包括维柯丁、奥施康定这类处方止痛药,也包括海洛因这样的毒品。 第一、处方止痛药在美国泛滥的过程:1.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人们对阿片类药物非常警惕。 2.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对止痛药的态度开始慢慢转变。医学界对阿片类药物的态度进一步解封,并逐步把此类药物的应用范围从癌症患者扩大到了慢性疼痛患者身上。 两个关键因素: ⑴《波特和吉克的信》:指出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中,只有不到1%的人对它们上了瘾,被医学界和制药业大量引用。但这不到1%的成瘾率,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 ⑵“普莱斯-盖尼调查”:这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的患者满意度调查。病人觉得自己有权解除疼痛,如果不满足他们,医生就有可能被打差评。然而,疼痛不像脉搏这些其他体征,能客观衡量。 医生有一句口头禅,“一位疼痛病人会毁了你一整天的工作”,阿片类药物就成了医生们的福音。 3. 1996年,美国制药商普渡公司推出奥施康定。奥施康定是一种面向慢性疼痛患者的处方止痛药,只有一种药物成分——羟考酮,从分子上看与海洛因相似。公司宣传奥施康定是定时缓释的,这就不会造成突如其来的亢奋或者低落,也就没有那么容易让人上瘾。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4. 1996年,一个名叫大卫·普罗克特的医生在肯塔基州南岸,开了全美第一家“药丸工厂”。 一家“药丸工厂”就是一家合法的止痛诊所,但里面的医生除了开止痛药的处方外,不提供其他任何治疗方案。药丸医生不仅开奥施康定,还喜欢同时开苯二氮卓类药物,它和奥施康定一起服用特别带劲,也更容易上瘾。 5. 到了新千年,药丸工厂在美国中东部的俄亥俄州、肯塔基州、南部的西弗吉尼州等地遍地开花。药贩子应运而生,还有人打起了医疗补助卡的主意。 ![]()
6. 奥施康定上市10年之后,已有610万人滥用,占美国总人口的2.4%。 7. 2007年,普渡制药及其三位高管针对不当营销的指控表示认罪,并被处以6.34亿美元的罚款。2010年,普渡制药公司更改了奥施康定的配方,增加了抑制滥用的成分,使该药更难以分解和注射。 第二、黑焦油海洛因在美国泛滥的过程:1. 黑焦油海洛因:黑焦油海洛因是一种半加工海洛因,呈黑色粘稠状,可以吸食也可以注射。它的产地位于墨西哥太平洋沿岸的铪利斯科。当地人掌握着把罂粟花的汁液熬成黑焦油海洛因的传统工艺。 ![]()
2. 铪利斯科男孩:20世纪80年代初,铪利斯科的首批移民开始在洛杉矶贩卖海洛因。这些人被叫做“铪利斯科男孩”。他们创新地发展出了一套零售体系,用送外卖的方式,把海洛因送到客户的手里。 3. 铪利斯科男孩的主要竞争力: ⑴非暴力的特性:不同的窝点存在竞争关系,但由于司机们都是老乡,所以他们彼此之间从不动用武力,也不带枪。他们彬彬有礼,把毒品方便快捷地送到瘾君子手中。 ⑵毒品的纯度和价格。联邦调查局检测后发现,黑焦油海洛因的毒品纯度高达80%。而传统的街头毒贩卖给吸毒者的海洛因,纯度大约只有12%。 随着竞争变激烈,黑焦油海洛因的价格一路走低。对于吸毒者来说,他们在传统的海洛因上面一天要花200美元,现在只要花五分之一的价格,就可以“一整天都状态不错”。 ![]()
⑶注重服务和体验:铪利斯科男孩紧盯优质客户,以防流失。还会通过电话回访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毒品的质量还好吗?司机有礼貌吗? 4. 到了21世纪初,他们在美国至少17个州建立了窝点。迅猛扩张的同时,铪利斯科体系也给美国的执法者们提出了挑战。2000年和2006年,美国缉毒署分别展开“焦油坑行动”和“黑金热行动”,但铪利斯科男孩总是“春风吹又生”。 5. 2014年,演员菲利普·西摩·霍夫曼死于药物过量,引起了人们对阿片类药物泛滥的关注。 美国警方开始积极地处理吸毒者死在加油站卫生间的案子,父母们也不再沉默,决定用自己孩子的故事来警醒世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