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78陈悦影:镜花水月:大学生“高效碎片化学习”为何难以实现

 高教课堂研讨 2022-05-24 发布于江苏

      在有更多的时间自主支配的当下,“高效碎片化学习”常常成为大学生期望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出于该学习方式的输入问题、过程问题、输出问题,在实践中往往成为一个悖论。

输入的欲速不达:

信息获取“短平快”导致整体“长弯慢”

      纸媒和电子设备的迭代使一系列以“碎片化”开头的事物应运而生,碎片化学习作为和大学生最为密切相关的一项,迅速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种学习方式主打的就是“短平快”,将一个内容拆分成为数个时长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的视频或材料,用相对通俗的语言进行阐述,从而能够使学习者迅速对这个内容有所了解,正好能够符合大学生利用零碎时间学点什么的需求。

      然而根据一般学习规律,一节课至少需要由回顾、引入、讲授、总结几个部分组成,这也是普遍意义上以四十分钟左右为一节课的单位的原因。而在课堂时间只有十几分钟的情况下,上述环节一定是有省略或被压缩的。对于授课者来说,所讲内容是熟悉的,甚至在熟练程度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做到尽可能快地讲完讲好。但作为学习者的观感常常是老师讲很得流畅,当时也可以听懂,但是自己的思路是被带着跑的,没有被给予足够的思考和消化吸收时间,整体过程反而是长弯慢的,这就引起了下一步,信息加工过程的心衰力竭。

过程的心衰力竭:

信息加工的灵活性造成遗忘和浅表化

      碎片化学习相比常规的课堂学习,在学习时间和检测所学上都是比较灵活的,前者方便了学生,后者的缺失和不够正式则降低了学生在课后进行归纳总结的动机水平,更多时候把整理加工无限推后,最终逐渐淡忘。也就是说,信息加工,这个决定当时所学是否能转化成能被调用的“自己的知识”的环节,往往是缺失的,就更不用谈加工的深度如何了。

      假设比较认真的学习者有信息加工的习惯,由于在讲课时老师对相对生僻的概念进行了通俗化的阐释,除非花很多时间去考据探索,否则用以信息加工的就是这样的口语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的初始条件就是有限的。而不严格的通过测试要求也使较深度的吸收成为了一件不那么重要的事情。这种条件下碎片化学习内容就容易被轻易遗忘和浅表化。这就引出了第三步,信息输出的失望结局。

输出的阅后即焚:

信息发布遭遇“眼会手不会”失望结局

      不同学习方式会带来学习内容留存率的差异,单纯听讲这样的被动学习留存率大概只有10%,想要实现更高层次的理解和输出,就要利用经典费曼教学法,变被动为主动,把学习的最终目的变为输出知识教会别人,因为教的前提是深入的了解,同时拥有把所想转化成所述的能力。用乐高模型来比喻,被动学习是看组装过程并认识,主动学习就是在此基础上自己动手并能熟悉各部分拆装的内在逻辑。

      在碎片化学习中,常见的情况是,在学习者通过课程测试后,浅层加工的信息也被淡忘。因此日常生活中很少会进行主动学习式的“教”,即使有时涉及了相关的知识,“调用”所需的时间也往往长得让我们怀疑花费精力学课是否必要,实际上这些眼会手不会表现的是自身对所学吸收不良的问题。在输入欲速不达,过程心衰力竭,输出阅后即焚的情况下,高效碎片化学习也就成为了悖论。

      可见,碎片化学习本身不是一个独立于正式学习的体系,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哪怕四六级备考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刷词汇量、练习薄弱专项,也仍要花整段时间熟悉历年真题,不能期望只靠碎片化学习达到高效。

      总之,大学生“高效碎片化学习”的梦想就像镜花水月般难以实现。首先是输入的欲速不达,信息获取“短平快”导致整体“长弯慢”;其次是过程的心衰力竭,信息加工的灵活性造成遗忘和浅表化;最后是输出的阅后即焚,信息发布遭遇“眼会手不会”失望结局。

高教课堂研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