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学校要求不能在假期期间外出旅游,正好带着孩子回老家住几天。平时工作繁忙,老家往返要100公里,纵然家乡在淇河之滨,4A景区,也难得回乡几次。想念老家的柴火灶了,还有烟火缭绕的厨房,散发着最吸引我的人间美味。返乡途中,先去小镇集市采购食材。 集市上的猪肉摊位,就在市场门口的大街上,在白洋布的遮阳棚下。和小时候一样,猪肉仍然挂在铁钩子上,上面盖着一层棉布,防止表面水分蒸发,同时起到防蝇防尘的作用。 肥肉白而细腻,瘦肉色泽红润,肉质不错。“现在很少人吃家养猪了,肥膘太厚不好卖,都爱吃瘦肉!”老板熟练的割下一块五花肉,“24块钱一斤,你给30块钱吧。”这上好的五花肉,炖粉条是极好的。 卤水老豆腐,是这里的特产,有一股子焦香,是临淇豆腐的标志。 从菜场出来,转到小镇的新商业街,橱窗陈列很有现代气息。 转眼的老街,寂寞的模特却呈现出另一种时代感。两条街区交叉在一个十字路口,有一种时光穿梭的感觉。 黄黄小时候最爱吃的蜂蜜烤馍,给孩子们买一排。一底全是白糖粗粗的颗粒,烤馍脆脆的底和软软的芯,融合一起在,就是童年的味道。 沿着老街,终于找到了临淇传统的笼盖烧饼,你看,当地老乡一买就是一大口袋,物美价廉。 还没有走进店里,就被浓重的麦香吸引了。柴火灶蒸馒头时,麦香味被水蒸气稀释了。而烧饼中的水分被烘烤蒸发,麦香味儿分外浓厚。 笼盖烧饼是发面做的烧饼,除了一点盐,没有任何调味。天然的小麦香气令我着迷。等不及回家了,趁着袅袅的热气,吃上一个! 关注黄黄美食,每天记录家常便饭,分享种菜收获,讲述舌尖故事,与您交流美食心得,我们下期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