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炒的人性、踢人的诡计

 mynotebook 2022-05-24 发布于湖南

图片

作为下属,你是否在职场有被炒鱿鱼的经历,作为领导,你是否被领导毫无征兆的炒掉的经历。现如今,随着国家对劳动者重视,以及相关劳动法规的不断完善,单位要炒人,领导要干掉下属,类似事件毕竟存在,但并不算特别突出(整体裁员除外),多数情况下,由于上下级关系闹僵破裂,居于职场弱势地位的下属通常会选择辞职来逃避工作窘境。

因此,选择在试用期内更多关注下属的心态以及工作适应程度,决定在试用期结束前对职员做去留的最有效评估,是领导用人的不二法门。

就我而言,既然人员划归为我来使用,必定希望亲自招进单位作为上策,一是可以更大可能依据自身的工作需求或偏好来选择人员,用起来顺手,当然也体现了权力所在;二是基于权术角度考虑,人员从招录到安排工作、直到留用晋升均由自身掌握,更容易对下属产生权力威慑或者下属的向心力更为集中。

现今职场,很多单位都存在介绍入职的情况,如遭遇到关系户,绕过你进入单位,且分配在你所统辖部门,即便未经你手而职场,但用人的根本是此职员能干事,能替你解决问题,相对于形式上不到位之处,则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新进职员,是否留用,从职场现实角度考虑,主要三方面:一是背景深度;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即便对方能力不够,但是否会影响你的现有利益。

一些谙熟此道的领导,在这类新进职员进入之初,便会通过直接、间接等各种方式试探出其介绍对象具体为何方神圣,假如几番操作都没有收获,这种情况下,则完全有理由推测这位关系户职员,其背景通常来讲能量有限,最高也就与你平级,否则定会与事先招呼一声,因为只有在级别与你持平或比你低级的人员,逻辑上才不会主动与你打招呼,为什么?因为这位新进人员到来,是完全绕开你的,由此,推测出人员的背景之后,处理起来便少了很多顾忌。

当然,没有强大背景的职员,虽不会有过多权力上的掣肘,但假如其能力不错、专业对口,是个可以培养的好面子,短时间内能够努力上进,替我解决一些问题,独挡一面,亦是可以给予必要的锻炼机会的,毕竟人员不足或流动性过大,始终会消耗管理者的部分精力。

而新进人员先天不足,后天又无法快速有效弥补不足,且关系背景不够硬,又没有与我沟通相关情况的前提下,对此,将其列入被刷的名单便是必然。

之所以如此,不仅在于以上条件不足,更在于将其长期留用的后果是占用我过多的资源,亦会损害本部门的利益所在,任何团队都需要积极的因子加入,才有正效用,否则,某位职员的存在,不仅其本身不能完成工作,不能替你解决问题,反而会因他的存在,导致其他职员因此懈怠、埋怨等负面情绪生成,对部门发展极为不利已,而作为部门领导的你,自然有损你的根本利益。

此职员可暂时存在,毕竟其所占的人员名额,可以在必要时选择换人,可以减少很多组织程序,毕竟组织生产力的规模决定其人力资源配置的政策标准。但最后还是得换人,在不能获得利益的增长前提下,只能以保留原有利益为要,毕竟对方的短板是能力问题,而不是态度问题,因此基于面子考虑,可以选择辞退面谈,当然亦可以直接过滤掉他,令其自我反思,毕竟没有义务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