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仓辛苦开垦了半个多世纪,为何现在要退耕还“荒”?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2-05-24 发布于北京

位于我国东北的“北大仓”,还有个名字叫做“北大荒”,是寒冷、荒芜的代名词,每年的平均气温在零下三点六到二度之间,在冬季的极端气温甚至能达到近零下五十度,有着“呼气为霜,滴水成冰”的说法。

(图片均来源互联网,侵删)

在这样极端的天气下,同时这里也是世界闻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人们把这里的土壤肥沃形容为:“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而且这里地处东北平原,地势平坦,正适合大规模耕作。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剧烈增长,要解决所有人的温饱问题,受限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只能通过增加耕地面积来提供粮食。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离不开50年代前去拓荒的人们,其中包括14万转业军人和50多万知识青年在内的上百万人,把他们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奉献给这片平原,让此处从贫瘠变得兴旺。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让“北大荒”成为了年产70亿千克粮食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这样一个用全国1/10的耕地、产出全国1/4的粮食、养活了全国1/6人口的奇迹,为什么如今却要把辛苦开垦的“北大仓”还原成之前的“北大荒”呢?

原来,在北大仓给我们提供粮食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在刚开始开垦时,这里的黑土层约有0.6-1米高,而到了现在,这些黑土层少了近乎一半,有些甚至慢慢由黑土变成黄土,湿地面积急剧萎缩,严重的水土流失,生物越来越少,湿地原有的生态涵养和调节功能也严重退化。如果不能及时制止这一趋势,那么东北的环境和粮食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

“退耕”是一个十分艰难地决定,却是必须要实施的措施,虽然退耕后我国粮食可能会减少产量,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相信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北大仓能逐渐恢复生态文明,继续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