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你找不到两条一模一样的小马路,每一条小马路都有其独特的风华。论旧绍兴印记,有书圣故里;论悠闲网红,有仓桥直街;论文艺旧时光,有西小路......可以说,绍兴的小马路里,都藏着历史和传奇。 下大路,也不例外。在这里,你可以找到绍兴千年来的人文历史,你可以深切感受到那份浓得化不开的老绍兴才有的情怀。 ![]() 一条下大路 千年风云史 下大路,全长不到千米,却沉淀着数千年的人文历史沧桑 ,与上大路、西河(现称上大路河,为世界文化遗产),交织成绍兴府城北的河湖网络。与上大路的商贾繁华不同,曾经的下大路更偏向生活性。 从《绍兴县县中都地籍一览图》可见,下大路路幅宽度远小于上大路,多以民居和祠庙为主。其中前店后坊式的多家著名酱园是下大路的独有特色。酱缸是绍兴渊源流传三大缸之一。 ![]() 今天绍兴黄酒博物馆的位置即是曾经著名的谦豫酱园所在,还有鲍顺泰酱园、咸亨酱园也都相继在民国年间迁移到下大路上,使下大路成了当时的酱园一条街。 下大路一侧的水埠上堆满了酱坛,形成绍兴独有的酱坛水埠。各种特色的埠头林立在水巷两岸,完成水陆之间的交接。 更具特色的是两岸每户人家后门延伸出来的以埠头为核心的临水空间,两岸尤以“一字踏道”“元宝踏道”和“马鞍形踏道”为典型。这些踏道见证了曾经日常出行与洗刷的水乡生活。 ![]() 1 如今的下大路仍旧坚守文脉,同时给予这条街区注入鲜活的生命力,让绍兴府城的大路在时间长河中渐渐得以“重生”。繁华盛世虽已不复存在,但于人们心尖处,它仍饱含故里味道,成为乡愁里的一张小小邮票,让后人追忆似水流年! ![]() 一步一景,见证无数人文历史 下大路历史街区内古建筑遗存蔚为可观,尤其以台门民居为胜。 ![]() 其中杜家台门规模宏大,是绍兴台门的典型范式。斑驳的院墙下,景景有韵,粉墙黛瓦马头墙,雕梁画栋花格窗。无言低吟着过往岁月。 ![]() 杜家台门 杜家台门的主人是清藏书家、山阴人杜煦(1780~1850年)的故宅。台门为坐北朝南共五进的清代民居,第一进门斗,三开间;第二进大厅,五开间,厅前设置照壁,居中辟仪门;三进为中厅;四进为居厅;五进为座楼。台门内有壁画,整组建筑保存完整。杜家台门的主人最大功绩是发现东汉买地石刻——中国最早土地卖买文书,书法却是一流。 ![]() 陈家台门 位于下大路一座坐北朝南的清末民居,马头墙,硬山屋顶,共三进。第一进九间,第二进大厅,面阔七间,第三进楼屋,楼上前为走廊,用方搁栅。这家大户人家就是陈家台门。 ![]() 据悉是由创办了酱园老字号——“鲍顺泰”的陈氏家族建造。陈家台门格局完整, 建筑装饰精致美观, 是绍兴传统台门的代表。如今由斑驳的历史建筑、褪色木门、临水而建的宅落组成的陈家台门,依稀间还可一窥当年的家族繁荣。 ![]() 来王殿 被列入绍兴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来王殿,以太平天国将领来王陆顺德府第而得名。 原屋规模宏大,日军侵华时被毁,现存门厅、第二进前石库门楼及西厢房。石库门楼天磐石硕大,额坊有人物浮雕,两侧石柱有云龙纹彩绘。 陆顺德(1818~1865年)这位太平天国革命英雄,自1851年1 月参加太平军后,先后经历大小战斗数百次,为反抗外来侵略者和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英勇地奋斗一生。 ![]() 老岳庙 曾经的下大路上临街祠庙林立,如老岳庙、越王祠,关帝庙,王文成公祠,廖公祠,能仁寺,光相寺等都曾是街面上人声鼎沸的场所。下大路东首是座千年古庙——老岳庙。宋朝皇帝崇尚道教,南宋末年,在下大路老岳庙塑十殿阎罗,宣扬“善恶果报”。因此,这座古庙旧时香火旺盛,城河中不时能见到满载着善男信女、敲着音罄木鱼的烧香船,接二连三地摇往那庙中,去供奉东岳大帝。如今维系着民间信仰的仅剩下只有一座大殿的东狱庙。 ![]() 药王庙 药王庙供奉的是著名的药王孙思邈。孙思邈世称孙真人,后世尊之为药王,成为中国民间信仰之一神。据清嘉庆《山阴县志》载:“药王庙在县北三里东光坊。”现存门屋,大殿和后楼。 ![]() 司马光祠 下大路上的司马温公祠,是为纪念一位“外来和尚”而建的,此人就是编纂《资治通鉴》一书的北宋著名宰相司马光。司马温公祠为清代建筑,尚存门厅和大厅。它实际上是司马光后代中的一支南渡迁居郡城的实证,现今仍有司马光后人在此居住。 ![]() 王阳明故居遗址 王文成公祠,是镶在下大路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位于光相桥东侧的王文成公祠,在嘉靖四十四年的祠内石碑上,写明王阳明是浙江山阴会稽阳明先生。据张炎兴、何信恩等文史专家说,姚江王氏徙居越城以后的宅第建筑旧址共有三处,王文成祠本是王阳明其中的一处住宅(现为越王桥旁“永和家园”一片);第二处是西光相坊的三所大台门(现中国黄酒博物馆一带),系海日公(王父王华)为三个儿子(守仁即王阳明、守俭、守文)分居而建;第三处就是规模最大的王衙弄伯府第,伯府大厅一度为王阳明讲学的书院。 ![]() 迎恩门 古代皇帝驾临绍兴,百官迎候在此,故名迎恩门。从历史上来看,迎恩门承载的故事望不到边,自古历代贵客名人坐船入城必经此门,堪称黄金水道。相传当年越王勾践被俘在吴为奴释放回越后,曾在迎恩门外建箭楼并于楼上卧薪尝胆;孙中山,周恩来,蔡元培,鲁迅,也曾在此经行,名人足迹传为美谈。关于下大路的故事有很多,热爱者有之,无感者有之,但翻过绍兴历史的扉页,绕不开的还是下大路。 在这里,你能找到绍兴人文之根。 在这里,历史永不落幕。 本文由绍兴文旅发布整理编辑 素材来源:绍兴旅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