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80篇 同人现代语言解读伤寒系列(26)

 同人王皓宇 2022-05-25 发布于广东

继续使用现代语言和现代人容易理解的思维解读《伤寒论》。

人体的胃肠道是人体水液交换的“中枢”,水分既是所有营养物质和废物的载体,也是血液运输和交换的载体。水分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循环,同时又受到血液循环的不断补充。

胃肠道太冷,人体消化机能就不足。内热积蓄在胃肠道,就会阻滞人体的水液和血液交换。人体产生的内热正常情况主要靠皮肤外散,当出现“太阳病”时,内热就会积蓄在胃肠道。

209.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鞕者,可与大承气汤。不鞕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之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鞕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阳明病典型的特征是午后潮热。午后潮热的原因是人体的热量产生随着一天的太阳变化而不断变化。正午时间人体产生的热量最大,而午后人体的毛孔就会逐渐闭敛,散热机能却下降,所以就会明显的感觉到潮热。大便秘结是杨明病的典型特征,如果大便不硬,就不能喝大承气汤。如果连续六、七天不大便,则应该怀疑有大便秘结。从慎重的角度,可以先用小承气汤来试一下。如果喝入少量的小承气汤腹中开始运动排气,则说明的确是有燥屎。因为小承气汤是以润肠泻下为主的思路,如果真的大便秘结津液不足导致肠胃运动失常,润肠后就会出现排气。如果不出现排气,则说明不是真的大便秘结,多半是因为胃肠道冷而运动不足。肠道冷运动不足的特征是大便前鞕后溏,这时不能采用攻下的方法,如果攻下就会导致肠胃更冷而腹胀不能吃。因为肠胃冷不能吸收水液,就会进一步导致恶心。

人体的津液不足,就很容易出现反复发热。仲景经常在句末进行归纳,因为错误服用大承气汤会带来不良后果,所以仲景进行了强调和归纳。

210.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内热积蓄就会导致说胡话,儿童发烧内热积蓄在身体内经常就会说胡话。以虚寒为主就会说话重复,身体虚弱的老年人经常一句话反复啰嗦说,实际上也是身体虚寒的缘故。身体虚寒的人说出来的“气”是不足的,所以要多次来加强。

如果出现眼珠子直视并伴随胡言乱语,大口喘气和腹胀,说明是津液血液严重亏损导致了气血不流通。反过来,出现了以虚寒为主的腹泻也会导致不良后果。

211.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如果严重发汗会导致人体的津液和热量严重损失,出现亡阳和说胡话的后果。“脉短”反映了血管中气血均不足。“脉自和”反应了人体的津液气血在逐步恢复。

212.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哺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如果呕吐、腹泻后伤寒还没有好,人体的津液就会损失很严重。如果五六天不大便,严重的时候到十余天,到午后出现潮热,像见到鬼一样说胡话,本质都是内热加剧的表现。严重的时候会出现不认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反应了躁动不安,喘气直视反应津液严重亏虚。“脉弦”反应了津液虽然亏虚,但是还没有特别严重,脉涩反应了气血来去不流利,亏虚严重。这时是大承气汤的适用症,如果出现腹泻,则停止后再服用。

213.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阳明病的特征是内热,内热导致多汗会进一步损伤津液,出现了胃中干燥大便秘结,内热会导致说胡话。如果服用了小承气汤停止说胡话,则不能再服用。再服用就会导致人体的津液和热量都受到损伤。

214.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发热说胡话,脉象滑而跳得快,说明身体平时湿气较重,津液损失不严重。服用承气汤后腹中开始运动排气则可以继续服,如果腹中不排气,则不能继续服用。如果出现脉微涩则说明病人平时身体虚,身体虚弱的人津液和血液不足,一旦遇到伤寒发热,津液就会加剧损失。这种情况比较难治,不能简单使用承气汤。

215.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鞕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胃肠道的大便秘结会影响进食,如果能吃,说明胃肠道拥堵还不严重,仅仅是大便鞕,可以用大承气汤泻下。

216.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阳明病,如果出现了说胡话并伴随便血,则反映了内热已经进入了血液循环。头上出汗,反映了内热积结在身体内循环,无法通过体表散出去。“期门”是肝经在体表的最后一个穴位,位于肋骨处,通过针刺期门可以泻出血液循环当中的内热。内热从血液循环外散体表汗液循环,是向好的表现。

217.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阳明胃经巡行于人体的肌肉当中,病邪的传递通常有一个过程。如果是外感,则通常从经络向脏腑传。用下法的时候,必须确保已经传到肠胃,否则会导致津液损伤。

218.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脉象“沉”反应了人体的气血和热量不足,人体的气血热量从内向外“溢出”,当气血不足时,津液气血首先要保护积蓄在内脏。肺虽然处于体内,但由于直接呼吸和外界交换,在《伤寒论》中也认为居于“体表”。人体气血不足,肺当中的肺泡就不能被气血充满,而人体恰恰是依靠肺泡的充盈来吸入氧气和派出二氧化碳,“喘”反应了人体呼吸不足。身体虚弱的老年人通常伴随着哮喘之类的情况。

这时如果强行发汗导致津液外溢,体内的津液损失就会更加严重出现便秘。就会出现虚实交杂的情况,内热会导致说胡话更加严重。

219.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者,白虎汤主之。

人体的内热主要通过皮肤外散,当皮肤津液不足散热不足,胃肠道和皮下组织均出现热量积蓄是常见的情况。腹满反应了内热积蓄在胃肠道,“难以转侧”反应了身体两侧的少阳经津血受损。说胡话和口齿不伶俐、遗尿等现象均反应了内热导致津液损伤,因为人体的脏腑膀胱就是依靠津液来维持其弹性机能的。如果继续发汗就会导致内热更加严重。如果错误使用下法也会导致津液损伤,手脚冰凉。

如果出现“自汗”,反应了人体散热不足,散热不足恰恰是有用津液不足的体现。白虎汤通过补充肺液来增强人体的津液。

220.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如果人体的内热从皮肤不能有效散热。就会积蓄在胃肠道和皮下的三焦系统。手足是人体的末端,热循环较差,所以会出现盗汗。大便难说胡话反应了胃肠道大便秘结,这时用大承气汤泻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