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心见性

 旮旯二爷 2022-05-25 发布于青海

本篇文章限时免费阅读

清静经:什么叫“明其心,见其性”?读完涨知识了



问过蓝天

广西活力创作者

已关注

所属专栏: 清静经:人若能清静·天地悉皆归

《道德经》有云:知人者智 , 自知者明 。

大意是说,只知他人之是非黑白,而不知自己之缺点,不过是普通人自以为是的聪明罢了。而能知道到自己所行之缺点的人,才能算是真正明理。

而所谓“明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明其心,见其性”。

但是,何为明心见性?古往今来,却很少有人能够讲得清楚,以至于千百年来,关于“何为明心见性”这一疑惑,至今仍然有许多争议。

老子雕像

那么,到底什么是“明其心,见其性”呢?

其实所谓“明其心,见其性”,我个人更倾向于《清静经》中的说法,即: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所谓“遣”,即去除、驾驭或不受其所缚。“澄”即澄清,或者清除之意。

所以,这句话大意是说,人若是能去除七情六欲的牵缚,或者说,不再受到七情六欲的干扰与影响,那么,自然就可以重归于最初清静之“状态”。

言外之意,由于人之心性,很容易受到外境与欲望的牵引与沾染,从而会由清静变成不清静。

而人唯有除尽这些沾染,抛开一切人为之干预,才有可能得归于清静之“状态”,正如古之圣人所讲“欲从心起,息从心定,心息相依,息调心静”那样,这其实亦是“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的道理。

进一步的说,人之所以很难“明其心,见其性”,最根本原因,就是“心性”受到外境与自身欲望的沾染与影响导致的结果。

因此,所谓“明其心,见其性”,至少包含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一、不执著于外境

古语有云:观境而染,谓之欲。

老子雕像

人生于世,由于认知、阅历等不同,以至于眼见耳闻,意知心觉,亦会有所差异。

如有些人会执著于名利、财富、地位等,但有些人却并不注重这些,继而可以不受到这些外在所缚。

进言之,对于外境有所执著的人,自然会受到外境的沾染与牵引,继而会患得患失。

反之,人若是能够懂得放下,并能够放下,不再受到外在一切所牵缚,自然就不会受其干扰,那么,自然就更容易去其欲、澄其心、清其虑,而安其神,最终不再受到六欲所束缚。

这样的人自然更容易“明其心,见其性”了。

二、不受自身欲望的牵引

有人说,人之言行,说到底,其实正是欲望驱使的结果。

进一步的说,人之三毒,即贪、嗔、痴,归根结底,正是人之欲望的产物。

言外之意,人若是能够摆脱自身欲望的牵引,那么,就可以将“三毒”连根拔起,不再受其牵缚,最终重归于清静无染之“状态”。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受自身欲望的牵引,其实亦是人可以“明其心,见其性”的前提之一。

三、清楚自己的需求并找到努力的方向

所谓“明其心,见其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指是清楚自身的定位与需求,即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或者自己人生的真正目标与意义是什么并找到努力的方向,这就是明其本心,见其本性。

古之圣人图

进一步的说,“明其心,见其性”就是指一个人清楚自己的真正需求并找到努力的方向,正如古人讲“找回自我”,又如道家所讲的“悟道”一样。

当然,这亦是《道德经》中讲“自知者明”的道理。

所以,综上所述的这些内容,其实正是古人所讲的“明其心,见其性”,亦是《清静经》中讲“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所诠释的另一层深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