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网贷趋势预测 (下)

 昵称56896195 2022-05-25 发布于北京

读懂赠语:决定食物味道的因素不止有厨艺,还有食材。

古人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然而,深谙此道的古人总是攻城,因为下策普及率广,而且简单、高效,直接靠硬实力碾压就行,只有少数人会选择费时费力的上策。

七擒孟获是攻心的经典案例,抓了七次,放了七次,这过程看着容易,实操起来何其痛苦:如果“攻城”,斩了孟获,病恹恹诸葛亮就可以班师回朝;但是攻心呢,要反复抓,谁都不知道要抓七次还是十七次。但若是看结果,“攻心”的回报比“攻城”好太多,一刀杀了孟获,过个两三年还会有新的“孟获”造反,但是七擒之后,孟获那旮沓基本就没有大规模的叛乱了。

攻心是靠的是软实力,软实力需要硬实力做基础,但有硬实力不一定具备软实力。

海底捞的软实力体现在企业文化上,它努力给员工营造“家”的感觉,让员工发自内心的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有时候顾客给服务员小费,服务员都不要,你说气人不?

阿里系的软实力体现在价值观上,马云曾开除过一个员工,因为这个员工给其他员工培训的内容是:把梳子卖给和尚。这种价值观短期内会让一个企业的业绩突飞猛进,但长期下去必死无疑。试想,如果余额宝起步的时候,把老百姓的资金全部投向股市,获取暴利,监管会怎么处理余额宝以及蚂蚁金服?

网贷行业在中国只有寥寥十几年,而且污名缠身,不具备足够的软实力,2019年,读懂新金融期待头部企业带头发展。

《2019网贷趋势预测 (上)》中,读懂新金融就行业风险、发展两个方向进行了分析,本文内容将以行业软实力及股权投融资为为核心展开讨论,没有那么《上篇》“危言耸听”,却是风险和发展的根源。

三、行业软实力

9、风险教育依然“老大难”

多数出借人并不盲目。

融360网贷分析师吕佳琦在尽调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头部平台的出借人都是拥有三年及以上网贷投资经验的出借人,对网贷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及风险识别能力。同时她也表示,尽管监管三令五申不准兜底、去刚兑,但部分平台依然在项目逾期后暗暗“兜底”,会导致出借人认为自己投资的平台或购买的标的风险很小,或者不存在风险。

在网贷业务中,欠款的是借款人,但借款人逾期后,承担后果的却一直网贷平台,因为多数平台偏离了信息中介的本质,变成了信用中介,在雷潮中一地鸡毛。如果网贷行业不教育出借人风险自担,风险就会教育行业。

风险教育,是一个和网贷业务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情,但却是能影响行业未来的事情。

读懂新金融建议:为了不成为下一次“冬天”的牺牲品,必须让用户正确认识到金融风险。平台可通过分散投资的方式,让用户为逾期的那部分债权出借负责,当然这类产品不能是逾期后血本无归,而是微微亏损或收益减少。不过,行业会这么做吗?

10、投资人信心逐步恢复

受雷潮影响,很多平台遭遇“挤兑”,因为债转困难,深陷舆论风波。

2019年,标的真实的平台极有可能回暖,重新踏上历史舞台。银湖网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明年2、3月份会有批量债权回款,那时候的合规检查可能也会有结果,相信时间和事实能够让用户重新认识我们。

此外,网贷逃废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借款人逾期成本增加,部分因借款人恶意逃废债的平台回款也必然向好发展。

寒冬过去之后,部分平台一定会回暖,当然前提是合法合规、没有假标的。平台回暖会导致部分投资人信心恢复,行业贷款余额可能会在2019年重回1万亿元。

据零壹数据统计,11月网贷交易额环比增幅创今年4月以来新高,达到8.7%。

向前金服首席风险官金可冶对此表示:“一方面,从大环境来说,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明晰,行业动荡告一段落,用户信心逐步恢复;另一方面,雷潮和政策影响下,行业出清,资金会向目前留存的优质平台倾斜,头部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11、企业家再次忘记痛楚

中国有一句话叫:富不过三代,在网贷行业,很有可能出现富不过一代的情况。

从诞生至今,每过几年,网贷就遭遇一次信任危机,在危机中存活下来的平台企业家逐渐积累财富,跻身上流社会,此时就可能产生一个蛋疼的心态:膨胀,感觉自己无所不能,最终,膨胀至死。

贾布斯的乐视过去怎么样?现在怎么样?叱咤风云的ofo过去怎么样?现在怎么样?趣店刚上市的时候市值怎么样?现在怎么样?

2019年,头部平台可能出现一波发展高潮,刚被雷潮教育过的企业家们,又会忘记痛楚、变得“无所不能”。如果是这样,下一轮危机就不远了。

读懂新金融建议:金融永远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得意时的万丈光芒在风险面前一文不值,企业家应始终具备民工心态。

四、股权投融资

12、上市潮继续火爆,市值是核心

经历十余年的发展,网贷行业已趋于成熟,无论备案情况如何,只要监管没有明文禁止IPO,上市潮一定还会继续。

虽然很难出现宜人贷、信而富那类轰动效应,但在2019年网贷上市公司的整体市值可能会出现上升情况:一方面备案落地后,可能对其市值造成积极影响;另一方面:网贷行业回暖,财务数据向好,市值自然会有所提升。

具体市值提升幅度是多少,并不明朗:正如网贷一直强调的,其核心是金融。网贷极其周边行业的上市公司市盈率与银行趋近,资本市场或许更愿意相信它们是金融机构而非科技公司。

13、私募市场将重新活跃

网贷行业的一位资深媒体人曾回忆:有一段时间,网贷天天融资,天天开发布会。这种现象在2019年可能重现。

如果备案落地,行业的政策风险大大降低,互联网和传统行业巨头可能选择以投资或者直接收购的形式布局网贷。毕竟,从财务上看,网贷平台是可以盈利的,而且盈利性还不弱;从整体布局上看,网贷可以提升巨头产业链的融资能力,对于其主营业务的帮助极大。

股权投融资活跃,会加速行业回暖,但是也要防范“温州帮”这类诈骗团体,要拿出投资人筛选网贷的心态去考察资本。

14、行业内出现大量并购

华夏信财董事长兼CEO李彬表示:金融行业没有小而美。如果达不到规模效应,无论是运营成本或数据积累,你做不到会无法存活下去。这个世界上很多类似的金融机构,他们的发展过程都是这样。在80年代,例如花旗或者是Chase(美国大通银行)一开始都是中等银行,逐步通过并购发展壮大。而有很多小的平台无法存活,后来被吞并等等。

中小平台即使获得了备案,如果没有资本注入,也很难生存;单纯的网贷业务极为简单,就是撮合“借”和“出借”,平台与平台之间业务同质化严重,极有可能出现大量并购,这种并购更容易出现在资产类型不同的平台之间。

当然,行业中也有各种消息,如:在贷余额5000万元以下直接清盘、中小网贷平台计划直接关闭。如果这些消息属实,小平台基本连被并购的机会都不存在了。

五、其他

15、百行征信作用显现

在借款人方面,暴力催收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究其原因,一方面,征信体系的整体不完善,而且过去不对网贷开门,网贷风控难;另一方面,平台没有动力让借款人明白逾期后果及守约的好处,让劣质客户知难而退,更愿意强调自己的风控如何强大,这不免有些舍本逐末。

第二个方面,如投资人的风险教育,属于行业软实力,任重而道远;但百行恒信如果能够在2019年广泛发力,必将缓解共债问题,并进一步缓解行业囤积已久的社会问题。

当然,对于无可救药的“老赖”,催收暴力就暴力点吧,别犯法就行。

16、联盟链或被大量应用

2018年,“区块链”三个字快被玩死了,但是区块链一定不会死。部分第三方服务商、核心企业或许会以联盟链的形式将区块链应用到网贷业务中。

如果联盟链普及,网贷可能出现另一个趋势:资产端竞合,互相提供、推荐资产,降低获客成本。如果资产端竞合出现,各个机构必须要保持自身风控系统的独立,规避风控手段高度统一造成的团体性欺诈和逾期风险。

17、期限至“顶”,收益至“底”

经历2018年的洗礼之后,活期产品基本在网贷行业消失,越来越多的平台意识到期限错配带来的风险,头部平台的出借期限不断拉长,逐步趋于真实化,平均出借期限或会达到历史最高点。如宜贷网借款期限最多达到了60个月,宜人贷、陆金服、人人贷等平台具有大量36个月的出借产品。

同时,各类金融机构的活期理财产品快速普及,读懂新金融曾统计巨头系活期理财收益率,收益最高的陆基金可达4.31%,收益最低的余额宝也有2.98%的收益。与巨头系的活期理财相比,网贷短期投资起码要在5%以上才能具备初步的竞争优势,长期投资一定会根据投资期限在5%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如人人贷U享计划1~36月出借产品的收益为:5%~10.4%。

可以预见的是,2019年头部平台会进一步拉长出借期限至“顶”,降低出借收益至“底”,而中小平台会以一定的期限和收益差来争抢客户,差异化经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