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和懈只隔着一张薄纸,多少人左右摇摆,一生也没完全弄明白。一个'松'字,成了太极圈说不清、道不明的永恒话题。 康老师用一根绳子演示,让我们明明白白弄清了松与懈的状态之别: 将一根绳子拉紧,绳子产生了力量,这是用力状态,也叫阳的状态;两手往中间缩,将绳子放开成锅底状,绳子松软无力,这是松懈状态,也叫阴的状态;将绳子轻轻拉直,但还没有产生力量,既未因紧生力,又未因懈打弯,这就是不生力的最大位置。既是阴的终结位置,又是阳的开始位置,'阴尾阳头'或'阳尾阴头',这种状态就是松而不懈的状态。 ![]() 把这根绳子当作身体内部状态去行拳运动,找到这个不用力的最大位置,这就是在'松而不懈'的状态下运动,在正确的'松'的'无极'状态下打太极拳。 有的拳架乍一看不错,但细看干瘪,不均匀,不饱满,缺乏拳意,总感觉内里缺东西。缺什么呢?缺的是'松而不懈'的均满,'断头路'太多,死角太多,路不通,气不达。 正确的状态是:身上任意两点之间都是'松而不懈'的,就是康老师用一根绳演示的'阴尾阳头'或'阳尾阴头'、将将好的那种状态。要用心意感知和控制全身的线、面、体,任意两点之间,无论长短,横竖,里外……其中的任意两点之间都应该是这种'肌肤骨节处处开张'的状态,不能只理解成那根绳的两头拉的不紧不松就行了。整条线,整个面,里外整体,应像螺旋CT切片查体一样,一丝一毫都透渗到,达到全身处处松而不懈的'均满'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