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高窟漫记(一)

 感与想 2022-05-25 发布于陕西
昨天从西安出发的时候还下着时大时小的雨,可巧的是(也必然是)到了晚上10点多的时候,敦煌一派晴朗。我们从机场出来的那刻,除了衣物渐薄而感到阵阵凉意以外,别无其他不适。

这会儿正是三五后,中秋刚过的敦煌夜晚,十点的月亮只升到柳稍上,天空点缀着疏疏落落的几颗星,星月都布在漆黑的夜幕上,望去明晰可见,远处偶尔还会吹来阵阵微风,晃动地上的草和半空中的树,也就更增加凉爽/快。老实说这样的景很好,这样的气候不好消受,注定是要早点去客栈宾馆的。我们所住的地方与敦煌闹市区有一条灌溉渠之隔(这时节灌溉渠已经没有了水),住所巷道口有几桌打麻将的沸腾声外,四周都很静谧,夜晚有犬吠,晨晓有鸡鸣,虽在人境市里,却如林寺,容易使人忘机。


清晨早点要过桥去买,里程不算近,所以有人会起早去吃,也有人会起晚而吃前夜买好的面包,外出总会如此,地理上的陌生带来体验的千差万别。早晨按照约定八点出发,前往敦煌数字中心买票,一行13人去往莫高窟看窟,这是此次行程的第一天,每个人都是雀跃的状态。坐着车子,从车窗外首先看到的是莫高窟的北区石窟,慢慢地杨树增多,直至绿杨成荫遮蔽了石窟门口,也正是这刹那,我们到了。四月份来的时候,窟前泉水潺潺,现在已然干涸,砂砾铺满河道。


进入景区,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看的是莫高窟第17窟,建于晚唐,亦被称作“藏经洞”窟,在这个洞窟里待的时间不长,大家的注意力多在王道士所发现的那个小室窟,百年多前这里藏满经书,现在空荡全无,正如随后前往的敦煌藏经洞陈列馆中的石铭镌刻——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陈寅恪语)。在陈列馆里,看了洪bian的影塑照片、以及其身后所藏的骨灰带照片(据老师说只有拳头大小)。紧接着就是藏经洞多次被英、法、日、俄、美等国盗取的画面,看得人惴惴不安。陈列馆中的展品花样繁多,有经卷、有绢画等复制或临摹品,值得一观。


接下来清晨的考察/看窟真正进入了正题,一个一个洞窟地进,一壁一壁经变的看,拿着手电筒上下左右翻转,小本子做着笔记。早晨看了莫高窟第17窟、第340窟、第335窟、第332窟、第331窟、第29窟,总共6个窟,速度较快,收效也算较多,整个人身体筋骨也很劳累,不过随即就被看窟的欢欣冲淡了。中午出景区已经是12点左右,去了附近的莫高餐厅,敦煌是旅游城市,而负有旅游盛名的莫高窟又坐落于沙漠中,餐厅价格自是高昂。中午吃饭后又去了敦煌文物保护陈列中心,可以说是一分一秒都没有荒废。下午是从一点半开始看窟,看了莫高窟第55窟、第61窟、第259窟、第249窟、第246窟、第257窟、第427窟、第428窟、第23窟,总共有9个洞窟,下午时间长,看窟个数也随即增多。


下午5点半左右出景区,这时游客已经稀疏许多,路上空旷,天空很蓝,白云片片。六点回到了市区,吃罢饭,听老师讲看窟的策略和技巧,主要是方法论方面,让人受益很大。

晚上就写这么多吧!早睡,明天还要早起,继续看窟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