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了,敦煌莫高窟(漫记五)

 感与想 2022-05-25 发布于陕西

本以为今天(9月28日)会去看唐墓和敦煌博物馆,即便计划中也有此两项,但是今天还是依旧去了莫高窟,原是老师觉得只看三天时间的洞窟显然不够,所以今天又把我们拉到了山上,整整看了一天。

早晨气温一下子降了许多,又加上吹风,腿裤管里面尽是冷气,直往骨头里面钻,逼得人们靠着阳光站立,或者干脆躲在洗手间里避寒。直到进入景区了,进入洞窟后,才觉得甚是暖和。敦煌莫高窟的天气就是这样莫测,这里靠近新疆,气温与新疆差不了多少,早晚气温会直线下降,中午温度又会骤然升高,所以衣服在每天里往往是穿上了、又脱了、又穿上了,这种麻烦必须得忍着受着,不然要么冷到瑟瑟发抖,要么直冒热汗,总之都很不适应。

我们进的第一个洞窟是前天已经去过的莫高窟第323窟,老师对这个窟很有感情,也为此窟今时的地位鸣过不平。不过这次进窟,老师没有铺陈过多,直接指出现在东壁门上的佛画像和南北壁的菩萨是尚待解决的问题。到了下午快结束的时候,终于去了莫高窟第148窟(是个涅槃窟),我暑假写过有关其涅槃佛的文章,老师说太平淡,这次能实地看到第148窟,真的会使记忆和思考加深许多,老师还特别举了西壁偏北处的'力士开山’一节(涅槃经变中的一处)做了讲解说明,印象很深。

今天老师亲自带我们看窟,速度很快,走了许多之前看过的洞窟,唤起了许多记忆,另一个方面,老师讲解言简意赅,所以每个洞窟都不会停留太长时间,转战迅疾。

午饭时分,特地去了先前吐槽过多次的莫高餐厅吃饭,第一天来山上就是在这就餐,现在马上就要作别,今天是来莫高窟最后一天,所以选择在莫高餐厅再吃一顿,纵使它的价格高昂,也忍痛吃点,毕竟是最末了的一次了。说句题外话,吃饭时候还遇到了莫高窟的一只网红狗,它的口味挑剔,做派淘气,摇尾乞食的姿态憨憨笨拙。

想起这种作别,即将要离开莫高窟了,明天就不会再来了。虽然之前抱怨过小腿肿胀感,脚后跟隐隐作痛,身体酸痛等等一系列因站立过久而导致的不适,但是现在就要分袂作别,还真有些恋恋不舍,做不到无关痛痒的一去了之,总带着心理的羁绊。我想这就是因日渐熟悉、了解、亲近所带来的情感吧!或者另是因为我感性居多而此刻竟压制了理性,才会作此惜别态度,也未可知。

落实到看窟和研究洞窟,就自己体悟来说,一定还是要多读与洞窟相关的论文,专家们的论文对石窟的解读深刻,并能由此即彼的相互关联,看的论文多了,思维得到训练,自己进入洞窟后就会惯性地代入和模拟思考,这样便能够准确深入地认识洞窟。

另外,做图像研究多看图真的很关键,图像的变化总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有看的图像多了,才能找出演变的痕迹。现今自己的读图数量和读图能力都还浅薄,以后不仅要看敦煌石窟壁画的内容,还应该看看云冈、龙门等其他石窟寺的壁画,以至于墓室壁画、寺院建筑上的绘画也应该多看。

其实,文献资料也很重要,图像虽然很具像,能够直观呈现当时的审美取向和风情景致,但若是没有文献依托,则如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上的顽石一般,不能判断查考,更不能给其历史上的定位,所以这样的图片只具有审美意义,而缺乏历史价值。

莫高窟之行结束了,但不得不说现在对洞窟的加固和管理很到位,每个洞子里都有现代化的监测工具,保护洞窟的手段越来越好,这让我今晚看夏鼐先生的《在千佛洞的避暑生活》《漫谈敦煌千佛洞和考古学》文章时深有感触,那时从敦煌市区到莫高窟需要骑马,交通不便,而且莫高窟没有严格保护,洞窟中的砂砾没有清除,破洞也没有修复。现今这些问题都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洞子不仅修复了,而且保护得一丝不苟。时代不一样了,气象也早已翻天似的改变了。

明天就要去肃北的五个庙、西千佛洞石窟,刚才查了下,距离敦煌市足足有近60公里,不可谓不远。而且这两处石窟所在地,之前并没有去过,心理上还挺好奇的,新鲜感促使我觉得此行一定值得。今天就写这些吧!晚上得早些休息,明天还要早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