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与谋生

 感与想 2022-05-25 发布于陕西

接着昨天的来写。

孔乙己和贾雨村分属两类人。孔乙己是伪君子,贾雨村是真小人;孔乙己重名,贾雨村重利。这是直接的论断结果。但从更深的角度来看,其实孔乙己有着严重的“名词”拜物教的执念,突破不了“概念”的束缚;而贾雨村是犬儒主义者,不择手段,势利得很。

两个人都不中庸,都执其两端。做个类比,孔乙己的执念就像校园中的学生,太过理想化;贾雨村就如同历经过社会的人,已经很滑的了。

在社会中,读书人其实很容易走向这两个极端,要么变得清高孤苦,要么势利世俗。

虽然学校教育大抵相同,社会的锤炼才更重要。所以走入社会,在社会中磨练人和锻炼人才是所有教育中最为厉害的。

读书真的不敢读太多了,读得多了,在学校的时间长了,任何人都会驯化而至于柔脆。

许多学习到的知识,写的文章,都是废墟上面的废墟,无聊之余的无聊,没有意义中的了无意义。只有较少的一部分投入了实际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效益。

这里面其实就涉及了读书和谋生的问题,一个人拥有的“变现”能力何其重要。

一个人能不能把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变为钱财现金,让自己生活富足,这是一个应该急需考虑的问题。如果“知识变现”都很难做到,那么这个知识的学习价值在哪里呢!

不管古代,还是现今。衡量一个人至少会从社会影响这个角度出发吧!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其实是很难有什么社会影响的,但一个普通的读书人至少应该通过自己努力,使生活富足吧!

如果做不到这些,这些书读的意义何在呢!(最近读瑞达利欧《原则》一书的思考,顺便推荐下,这本书很启迪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