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针灸学角度谈“五脏旁通”理论

 仙源钓鱼人 2022-05-26 发布于山东

        日本丹波元胤的《中国医籍考》记载唐宋时期已有“五脏旁通”理论,但都已亡佚。明代李梴《医学入门》提出“五脏穿凿论”解释五脏旁通时指出“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下面分别论述这几对关系。

Image

一.肺与膀胱相通

1.肺属太阴,为在里之开;膀胱属太阳,为在表之开。

2.肺为水之上源,宣发输布水液;膀胱为州都之官,排泄水液。

3.肺主皮毛,膀胱经主表,与卫气的防卫有关。

4.肺经主病有小便数而欠、溺色变等病候。

二.心与胆相通

1.心属少阴,为在里之枢;胆属少阳,为在表之枢。

2.心为君火,主神志,五脏六腑之大主;胆为相火,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

3.心经主病有口渴咽干、目黄、胁痛等病候。

三.心包与胃相通

1.心包属厥阴,为在里之阖;胃属阳明,为在表之阖。

2.心包代心受邪,冠心病心绞痛当属心包病;胃又称心下,简称为心,二者常常并见。《灵枢·厥论》指出“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

3.心包经主病心中澹澹大动、喜笑不休;胃经主病恶人与火,惕然而惊。

4.心包经内关穴通于阴维脉,阴维为病苦心痛,此心痛既包括心本脏,又包括心下病。

四.脾与小肠相通

1.脾属太阴,为在里之开;小肠属太阳,为在表之开。

2.脾主运化水湿与运化水谷;小肠泌别清浊,即水湿与水谷。

3.脾虚中阳不足,阴寒内盛,常灸神阙、关元。神阙深处即小肠,关元为小肠募穴。

五.肾与三焦

1.肾属少阴,为在里之枢;三焦属少阳,为在表之枢。

2.肾主水;三焦为决渎之官。

3.肾为水火之宅,五脏元阴、元阳的根本;三焦为通行元气与水液,沟通上中下三焦的通路。

4.肾开窍于耳;三焦经古称耳脉,主病耳聋,浑浑焞焞。

六.肝与大肠相通

1.肝属厥阴,为在里之阖;大肠属阳明,为在表之阖。

2.肝体阴用阳,肝血为体,肝气为用;阳明多气多血,大肠经善破气行血。

3.肝经原穴太冲、大肠经原穴合谷相配又称开四关,有行气通阳、活血止痛之效。

4.肝经主病呕逆、飧泻。

(注:以上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具体治疗请遵医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