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道”

 弘德新国学 2022-05-26 发布于河北

《国学100秒》陪伴您第110天

“道是什么?

《道德经》开篇第一句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如果能说明白,就不是道了。不过,道也不是完全不能说。否则,老子也就不会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了。

《庄子》说,道行之而成。说白了,就是道是人走出来的。就像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道也好,路也好,先要有一个目标,然后再有人去走,才能成为道或路。所以目标和行动,离开了哪一个,都不会有道。

有人可能会说:不对,没有了人,照样有天道存在?

是,没有人,照样有寒来暑往,花开花谢。但是,这样的天道是老子所说的“道”吗?恐怕不是,老子讲的不是自然科学。

古人讲、讲“道,更多的是在说不可知、不可控。《论语》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老百姓说,鬼使神差,都是这个意思。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似乎从人到道一脉相承,但最后却说道法自然自然是什么?自然而然,是什么还是要靠你自己去悟。如果可知、可控,估计老子也就不这么说了。

其实,“道”本来就分好多种,像天道、地道、人道,还有什么王道、霸道、尧舜之道、桀纣之道、君子之道、小人之道……。所以《中庸》才说,“道并行而不悖。”

所有这些道都有可知、可控和不可知、不可控两部分。可知、可控对一些求道人来说,没什么吸引力,只有不可知、不可控,才有挑战性,才能彰显“求道的高明。在这些人眼里,道本就不应该包括可知、可控。

不过,那些可知、可控的,相当一部分就是从不可知、不可控转变而来。可知、可控看似有限,实际上也蕴含了无限。

当然,不可知、不可控本身就给人以神秘感,这神秘感就是神和宗教的来源。从信仰的角度看,探索这样的道,也无可厚非。但是切记,无论多么飘忽,道最终还是要有落脚处,还需要人去走。借用佛家密宗的话,就是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不然的话,极有可能成为令人癫狂的臆想和任凭己见的自以为是。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形容道,同样恰当。但是有一点,千万不要把道当成四处招摇的大旗,因为被大旗遮住的往往是自己的眼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