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才”、“纲”、五行、七情、十义杂论

 弘德新国学 2022-05-26 发布于河北

编者按:《<三字经>讲记》是李向东老师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弘德义塾所讲,日前己整理成书,并交付印制。现将部分内容予以分享。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上一次,有些字的意思没有解释,今天解释一下。

“三才者,天地人”,这里面的“才”字解释一下。我们经常说人才、才能、才干,这些词都是从“才”演化出来的。那么,这个“才”字是什么意思?在甲骨文里,“才”是象形文字,是一个刚长出来的小嫩芽形状,表示一种刚开始生长的状态。为什么要写成这样?实际上,古人不了解很多事物背后的道理,他们观察这个世界,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比方说,一棵种子发出来一个小嫩芽,将来慢慢长成参天大树。这是一种能力,是种子、小嫩芽蕴藏的能力,他们就把这种能力叫做“才”。这种意思转移到人身上来,有的人小时候可能跟别人没有多大差别,但长大以后特别优秀,对家庭、社会贡献、影响特别大,把人性里蕴含的能力都充分发挥出来,这就叫“才”。古人讲“万人为英、千人为俊,百人为豪、十人为杰,这些英、俊、豪、杰合起来就是“才”。这样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人物,能与天地并列,所以叫“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就是“日月星”,不用多解释了。

“三纲”上次讲了很多,但是这个“纲”字没有解释。什么是“纲”?“纲”,最初的意思是渔网上那条大绳子。小时候,我们看过撒网打鱼。渔网上最外边有一圈绳子,这绳子就叫“纲”。抓住这条绳子往外扔,网就撒出去了。收网的时候,抓住这条绳子往回拉,网就收回来了。我们经常说“纲领”,“纲”就是这个意思,“领”就是衣服领子,抓住“纲”和“领”,渔网、衣服就容易拿了。

下面是讲四季——春夏秋冬,四方——东西南北,这个不用多讲。

再下面是五行——水、火、木、金、土。这是《三字经》的排列方式,跟我们经常说的金、木、水、火、土排列方式不太一样。因为有相生、相克、方位这些内容,可以排成很多种方式,这是其中两种。

(前段时间,《国学100秒》里有一期专门讲五行,是一些基本内容,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其实,五行不仅仅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它里面还有非常深奥的道理,但是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物质上,也就是放在“五”上,而没有注意它的道理。古人为凑“五”的数,就把刚才说的四季、四方都弄到五行里。有人可能要问:四季怎么配五行呢?就是把中间的六月单独拿出来,作为“中”,再加上春夏秋冬配成“五”。四方也是这样,东西南北,再加个“中”,也就配成“五”。像这样“拉郎配”还有很多,什么五色、五味、五德、五常、五脏六腑甚至君臣,都配上金木水火土。这种强拉硬拽明显有不科学、不合理的成分,很多让人一看就感觉别扭。这种五行的讲法,强调最多的是什么?“五”!几乎把所有东西都分配到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上来。但是不要忘了,五行里还有个“行”字,这个“行”字才是五行最重要的内容。恰恰是这一点,现在很少有人讲,我简单说几句。

五行有相生相克。比方:金生水,水生木,然后金还克木。大家仔细想想,在相生相克的循环里,金生了水,水生了木,等于是金生了木。但是,木生出来之后,金又要克它。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不知道大家听明白了没有?

我举个例子(好像是《读者文摘》讲过这个故事):有个村子,以养羊为生。因为狼总是吃村里的羊,村民就把附近的狼都猎杀了。过了一段时间,村民发现,羊越来越弱,有的甚至瘦弱不堪死了,羊群的数量反而比以前小了。后来,有人告诉村民,因为羊的天敌——狼的存在,那些身体不好、瘦弱的羊就被狼吃掉淘汰,能活下来的都是身体健壮的,它们的后代生命力也强,不容易得病,这是老天爷安排的适者生存。这样,村子里的人又把狼引进来,羊群又恢复了以前的活力。

当然,这种事有个度,不能到处是狼,就几只羊,都不够狼吃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相生相克是一个综合平衡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去掉,平衡也就被破坏,所以会出问题,这是讲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其实,这跟五行讲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是大家别忘了,中国的五行可是二千多年前的东西,我们的老祖宗真得很伟大!

再举个例子:我们上中学都学过化学,我问个问题:为什么自然界的物质大多数是稳定的?或者说,自然界的化学反应为什么会停止?除非有特殊情况——有新的化学反应发生,否则,自然界的物质大部分是稳定的,是不是这样?这里面就有相生相克的道理。我们都知道,化学反应就是把几种物质放在一起,起反应了,就会产生另外的物质。这种反应,原料足够的话,也不会无穷无尽反应下去。因为新生成的物质到一定浓度,就会抑制反应再进行下去。五行里讲的道理跟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

这种道理还很多,咱们讲《三字经》,不能讲太多、太深。

下面是五常——仁义礼智信,这个内容几乎每次都讲,不再重复。

再往下是六谷。人们平常说五谷,为凑字数《三字经》叫六谷。六谷和六畜也不用多说。

然后就是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个要多说几句。我们一直反复讲: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把情绪和行为分开处理。为什么?因为情绪是天生的,人不可能没有情绪,有情绪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人说,可以控制情绪呀!说是说,哪儿那么容易控制!大人都控制不好,孩子更控制不了。所以,当孩子产生了无论哪种情绪,我们都要认为是正常的。但是,孩子因为这些情绪所做的反应,有可能是不正常的,而且这些反应经过练习以后,是可以改变、可以控制的。我经常说一句话:气,谁都会生,但有的人生气之后,气急败坏,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有的人生气之后,就很理性。这种差别就是教养,也是我们反复讲的内容,不多说了。

讲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什么问题呢?我们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其中有些人经常是一脸苦相。有没有这样的人?有(听众答)!为什么会样?因为心里苦,也表现在面相上。有的时候,从外表确实能看出一个人的状态,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相由心生”。这实际上是人的内心跟面部表情相互影响的一个过程。内心会影响表情,反过来,表情同样也会影响内心。而人的表情对人的生活,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以前我讲过,如果我们对一个人微笑,他(她)第一反应肯定也是微笑,这种反应是下意识的。人看到这种表情,就会不由自主地笑。

我们手机里有很多表情符号,为什么要做这些符号?因为手机传达不了人的表情,所以就有人想到用这些符号代替,人看到这些符号就会有下意识的反应。当然,表情符号的作用要弱一些,毕竟它仅仅是模仿,但原理是一样的。

这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也可以叫镜像反应。在自然状态下,别人冲我们发脾气,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生气,别人对我们笑,我们也会下意识地笑。

很多人不注意这些,不管做什么行业,整天一脸哭相。这样跟人打交道,估计谈什么都谈不好。因为跟你打交道的人下意识地心里会不高兴。这种情况能改变吗?当然能。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就对着镜子笑。过一会儿,心情就会变好。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就是刚才我们说的表情和内心是相互影响的。我们微笑的时候,会用到一些肌肉、一些表情肌,我们大脑里相应的区域跟这些肌肉对应。这些肌肉跟大脑的联系也是双向的,大脑可以控制这些肌肉,反过来,有意识地运动这些肌肉,大脑里那个区域也会受影响,这样就会调节身体里的激素,影响我们的心情。当然,这种微笑要尽量接近真正的微笑,不是那种职业微笑,那种微笑是另一种情况。(这个以前讲过,我们故意装出一个笑脸,就是皮笑肉不笑,它跟真正的微笑用到的肌肉不一样,大脑里也不是一个区域控制。)

这是讲到哪儿了?!好像不是讲《三字经》。太远了,要拉回来。

下面是“八音”,这属于见闻,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不多讲。

再后面讲“九族”,我们公众号里专门有一期讲“九族”都怎么称呼。这个内容也挺有意思,文章发出以后,看的人不少。有兴趣的话,可以到公众号里看一看。

再往下是“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这是传统文化里讲的五伦、十义,这些内容上一次讲过一半,不再重复。

今天再强调一点,就是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五伦、十义对每一种关系的双方都有约束,不是只约束一方,它对双方都有要求,不是要求一方必须做这、做那,对另一方没有任何要求。

人有时候挺有意思,拿法律来说,每个人都希望除了自己所有人都守法。但是,这根本做不到,因为每个人都这么想的话,所有人就都不守法了。在这方面,五伦、十义跟法律是一样的。

说到对双方的要求,我想起来一个事。大家知道,我们做了一个《父母宣言》,主要是针对怎么教育孩子、怎么跟孩子交流、沟通、怎么做到身教。有朋友问我:你们弄这些,我看有点多余!现在最需要规范的是孩子,你们怎么不弄个《子女宣言》?我说:不用弄,有现成的啊!《弟子规》就是嘛!

说心里话,孩子的教育出问题,最大的责任在谁?在父母!读《弟子规》的时候,我经常想:这些都是要求孩子的吗?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有的还有兄弟姐妹,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弟子。但是,《弟子规》的内容我们又做到多少?孩子出问题,首先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好,榜样没有当好!但是,很多人不这么看,他(她)认为这是要求孩子、约束孩子的。我们编《父母宣言》,就是为了突出对父母的要求。

其他方面也是这样。上一次我们讲君臣,引用了孟子几句话形容君臣之间的关系:可以是手足、心腹,也可以是土芥、寇仇,还可以是犬马、国人,这同样显示出对双方的要求。现在君臣没有了,但这种意思还在,无形中还约束着人们。我在机关里呆过,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前些年,单位竞争上岗,那些平时无论多么不愿意跟你打交道的领导,无论多么瞧不起你,多么不愿意跟你说话,到这时候,看到你,都点头哈腰。唉!这些功夫用在平时多好,也不至于这么尴尬!这就是不了解我们说的“对双方的要求”。

当然,父母、兄弟甚至夫妻之间也是这样。

以前讲过的就不讲了,说一说夫妻。有人说,男尊女卑,甚至夫为妻纲。睁眼看看吧!现在是什么状况,在农村娶个媳妇,有人说跟卖闺女差不多,要车、要房,要“三金”(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还有什么“万紫千红”(一万张五块的,一千张一百的)。这还不够,过了门还要当“姑奶奶”供着。这哪里是夫为妻纲,简直是妻为夫纲、妻为公公婆婆的纲,全反过来了!

实际上,现在很多方面也是这样。以前我们讲过“子为父纲”,所有这些都不正常!

那应该怎么办?以前也讲过,就是要用“中庸”的态度,在每一种关系中间,五伦也好、十义也好,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尽量保持双方的平衡,不能往那边偏,也不能往这边偏,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些关系处理好!

今天就讲这些,还是有不少“出格”的。

好,谢谢大家!

更多《<三字经>讲记》:

《<三字经>讲记》代序及后记

人之初,性本善?

禀性与教养,先天与后天?

没有不教育,只有成功与不成功的教育

教之道,贵以专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黄香暖席,孔融让梨(让孩子知道爱别人、懂得分享!)

孝悌与见闻,孰先孰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