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担心不知如何应对波动?

 耐心是金 2022-05-27 发布于广东

基金投资的过程中

必不可少的就是与其他养基人

“深入探讨”养基心得

面对净值波动

除了通过群体取暖的方式缓解焦虑

掌握正确的实操方法

至关重要

想要提高投资收益

必须克服

基金投资的第三大心魔

担心不知如何应对波动

01

做投资先了解自己

合适的产品持有更舒服

开启投资之路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自己,清楚的知道自己能够承受的最大亏损,选择合适自己基金产品。如果一个无法承受亏损的人选择了净值波动特别大的基金产品,不光持有过程内心分外煎熬,还会因为恐慌陷入追涨杀跌的陷阱,从而影响最终收益!如果投资者自有资产配置能力,还可以根据不同基金类型的产品构建投资组合,追求更好的投资收益!

图片

02

用长期持有的策略

买基金

体验可能会更好!

长期持有基金真的有说的这么好吗?2021年发布的《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基民的盈利概率和持仓时长正相关,长期投资是帮助投资者提升收益水平的重要手段。

持仓时长小于3个月

平均收益率为负,盈利人数占比仅39.10%;

持仓时长超过3个月

盈利人数占比大幅提升到 63.72%,平均收益率也由负转正;当持仓时长由3个月继续提升时,随着时间的拉长,客户的平均收益率、盈利人数占比也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持仓时间超过十年

客户平均收益率首次突破100%大关,达到了117.38%,客户盈利人数占比则达到了98.41%,即绝大部分客户都能够赚钱了。

图片

03

追涨杀跌容易

错过关键的交易时间

2006/1/1-2022/3/31共有195个交易月,其中收益最大10个月的收益贡献占全部收益的91.81%,而这关键的10个月随机分布在全部的195个月当中,频繁的追涨杀跌极容易错过收益最大的关键时间,一旦错过,损失巨大!

图片

数据来源:wind,指数历史表现不代表对未来业绩的预测
数据计算说明如下:我们假设在2006年1月1日买入1000元的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偏股混合基金单月收益计算公式为:本月收益=[上月累计收益*(1+本月涨幅)]-上月累计收益,时间区间为2006/1/1-2022/3/31,计算区间内共195个交易月,将195个交易月的当月收益按照降序排列,收益降序排名前十的交易月的加总收益占192个交易月加总收益的91.81%。

04

基金投资不赚钱的元凶是啥?

最近16年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收益很不错,但基民的收益体验并不乐观,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基金个人投资者投资情况调查问卷(2018年度)》,截止到2018年依然有超过20%的基民亏损,追涨杀跌,频繁买卖是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2020年发布《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显示,交易次数越多,盈利情况越差!如果能管住手减少交易次数,收益水平就能明显提升

图片

05

与其频繁操作猛如虎

不如学会挑选好基金~

对于普通客户来说,频繁的做出止盈止损的决定,不仅要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还会大大拉低最终的基金收益!根据《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报告》统计,基民的“操作”给收益带来的损耗率接近-60%。与其频繁操作损耗收益,不如花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如何挑选一只好基金。

过去五年,客户由于投资行为将最终的投资收益拉低了11.61%,且在大部分的年份中都是负影响,相比基金经理过去5年为这些基金创造的平均年度净值增长率19.57%,客户投资行为的损耗率接近-60%。(-11.61%/19.57%=-59%)

需要指出的是,在基金的“丰收年”,基民操作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加突出。例如,在2019、2020这样基金整体取得高收益的年份,基民投资行为的影响分别达到-24.52%、-32.45%。

图片

06

风格轮动是市场常态

基金投资贵在长期坚持

过去11年(2011/1/1-2021/12/31),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每年涨幅前五的行业,在第二年继续保持强劲动力的,非常少!每年涨幅后五的行业,第二年继续表现不佳,这种情况也很少!风格切换是市场常态。

如果某一年您持有的基金表现不佳也不用太过焦虑,毕竟基金投资不是短时间的事,可能是五年、八年、甚至是一辈子的事。

图片

数据来源:wind,2011-2021/12/31,计算方法:统计每年的申万以及行业指数涨幅,每年各指数涨幅从高到低排序,指数短期表现不预示未来

07

即使市场高点买基金

也不要失去信心!

在实际操作中,相对于“低位补仓”的满是纠结,“追高”往往是信心满满;但若不幸买在阶段性高点,也请不要失去信心。通过统计发现,信赖能够挖掘优质资产的优秀基金经理,坚持长期持有,不管是2007年市场高点,还是2015年市场高点,历史累计回报都相当不错

排名前1/4股票、偏股基金市场高点买入持有至2022/3/31累计收益可观

图片

全市场业绩排名前1/2股票、偏股基金市场高点买入持有至 2022/3/31同样出色

图片

数据来源:WIND,基金分类来自海通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选取的分类为一级开放基金类目下二级分类主动偏股开放型基金以及主动股票开放型基金,数据截至2022/3/31

08

基金高位被套

我们也有好办法

回溯历史数据,买在2008、2015、2018年的高位,在市场下跌过程中不断分批分次加仓,组合的持有体验好很多哦~

我们选取过去15年中典型的“高位站岗”行为(2008/1/14、2015/6/15、2018/1/24市场的最高点买入某指数),观察在指数高点回撤10%-15%后分批补仓(考虑到资金有限,仅进行三次补仓,每次补仓金额为本金的50%),根据模拟结果我们发现:市场下跌的过程是风险释放的过程,也是不断累计优质筹码、摊低成本的过程。在市场下跌过程中分批、分次加仓,当市场反弹时,组合整体回本时间将有可能大幅缩短,未来收益有可能更好。

注:此处仅为计算方法的显示,不代表任何产品或服务未来业绩的承诺或保证。

图片

09

市场下跌不怕抄底早

没有人能精准预判市场的底部,因此相比较一次性“抄底”,我们更提倡在市场下跌过程中分批、分次逢低加仓。

经测算,如果不幸在2021年12月早早“抄底”指数A(该指数12月13日收盘价为13023.08,3月31日收盘价为10581.12),那么截至2022/3/31该账户浮亏18.75%。但是如果投资者在后续市场下跌过程中,每下跌5%补仓一次(以抄底金额的50%计算),截至3/31账户浮亏14.81%,如果后续市场每下跌10%补仓一次,截至3/31账户亏损11.59%。可见,即使是“抄底”抄早了,后续市场继续下跌,也可以通过分批、分次的补仓方式来摊低甚至进一步摊低组合的持有成本,有可能可以大大缩短回本时间,未来的可能收益也会更好。

注:此处仅为计算方法的显示,不代表任何产品或服务未来业绩的承诺或保证。

图片

10

历史估值底买基金

收益如何?

当前wind全A已位于20%左右分位。历史上在这个估值位置偏股混合基金的区间收益非常不错!持有两年以上历史平均收益83.65%,历史最高收益超过300%!持有时间越久,收益表现越好!

2005年以来当前估值水平附近买入并持有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收益情况

图片

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2/4/15;估值是PE(TTM,中位数),当前Wind全A股估值中位数为29.4倍,位于2005年以来13.9%分位水平。计算过程说明:在当前估值水平上下浮动5%的历史相同估值时点买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计算持有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收益情况,并对得到的区间收益做算数平均。区间内收益大于0的收益结果占所有收益情况的结果的比重,得到指数区间收益大于0的占比数据。历史数据不作为未来预测,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1

历史市场底买基金

收益如何?

当前已连续2个月新基金平均发行规模低于8亿份。2005年以来月度新基金平均发行规模低于8亿份买入并持有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一年以上,历史收益大于0的占比大于80%,历史平均收益也很可观!

2005年来月度新基金平均发行规模低于8亿份
持有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历史收益情况
图片

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2/3/31。

计算过程说明:2005年以来,在新基金发行规模小于8亿份当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买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计算持有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的收益情况,并对相对应区间的数据做算数平均。对于其中收益历史收益大于占比代表对应区间内历史收益大于0的收益情况占相应区间内所有收益情况的比重。历史数据不作为未来预测。基金投资需谨慎。

12

历史情绪底买基金

收益如何?

根据中信建投的研究,自2015年以来共有五个时间段投资者情绪指数持续落入恐慌区域。在恐慌区累计共有78只股票、偏股基金新发成立,截止到2022/3/31所有恐慌区成立的基金收益均大于0!其中最高收益277%!其中有30只基金历史累计收益超过100%,占比接近一半!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海通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恐慌区数据来自研报《20220328-中信建投-中信建投策略研究报告:投资者情绪指数的构建与应用,当前投资者如何看待市场》。股票、偏股基金指在海通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分类体系下,主动股票开放型和主动偏股开放型基金。历史数据不作为未来预测。基金投资需谨慎。

13

多项市场低位信号共振

市场跌下去

可以更珍惜、更乐观!

橡树资本管理公司说,“好的买进是成功卖出的一半”,意思是说我们不花太多时间去考虑股票的卖出价格、卖出时机、卖出对象或者卖出途径。如果你买的足够便宜,那么最终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