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气质与锻炼的关系-介绍体工锻炼法

 藏珍阁 2022-05-27 发布于江苏

朱荫芝

.人有五种气质

祖国医学认为人的气质(即相 当于现代生理学所说的神经类型>有五种∶"有太阴、少阴、太阳、少阳与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志不同,其筋骨血气各不等"(《内经》"灵枢·通天篇")。

根据现代生理学来看,这五种人的特点如下

1。太阴类型,相当于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的极端类型。这种人不可只练静功或久练静功,因静功 偏重于抑制,会使人体各器官功能极端减弱,一旦心肺功能也受到极端抑制,就有心停窒息而死的危险。古时有不少人。特别是和尚,道士等人,因久练静功,最后不病而死,说是"得道升天"了,其实就是因为久练静功不动、抑制过甚的结果;2。少阴类型,即阴性稍重、副交感神经 活 动比较占优势的比较弱的类型。这种人适应性较强,只练静功,可能收到一定疗效,但不如动静和吐纳呼吸等都练效果更大;

3。阴阳平和的人,即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 经 活动平衡的类型;

4。少阳类型,即阳性较重、交感神经活动比较占优势的比较强的类型。这种人练静功,与少阴型人一样;

5。太阳类型,即交感神经活动特别占优势的极端类型。这种人阳盛,如梁硬是久练静功,则易引起发狂、大吵大闹、面红耳赤、发热狂乱等。古今都有人练静功中,因运动神经活动强,练静功也抑制不住而自发地乱动起来、古人把这叫做"着魔""走火"。其实,这只是由于单纯练静,不同时练动和吐纳呼吸的结果。

根据上述可见

第一、练功途病强身,练什么功种好,要因人而异,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而练,切不可寻新猎奇,一味蛮练;第二、为了做到阴阳平衡,练功要动静结合,特别是必须和吐纳(深呼吸)紧密结合;

第三、练功是为了治病强身,强调自然,适可面止,切不可贪恋做静功时的舒适,甚至迷信幻觉,想入非非,否则为害无穷。

二、什么叫导引?

《庄子》"刻意篇"中说∶"吹嗟呼吸,吐故 纳 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可见,导引应包括动作、呼吸、按摩、静养等,面不单单是练静。

古名导引,现在统称为气功。实际上,气功应包括上述内容,而不能片面理解,否则易引起偏差。也就是说,练静的,也要练动(如打太极拳),并练呼吸等。

古时和尚练坐禅<打坐),怕"着魔"(即狂动不止),常有"明师"一旁监护。看来,他们对这种阳性反应(即神经错乱)倒有所认识,但他们对阴性反应《即"九窍不通"、窒 息而死>,却一无所知,反从宗教迷信愿望出发认为"升天得道"了《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

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班气净,九安不通"。这意活所指的就是练功所以发生偏差的原因。

关于"阳不胜其阴,则五胜年?,丸窍不通",作者也有一例可证。作者有一亲戚,中年女性,灯患高血压,头昏脑胀,不能工作,请假体养。试行趺翔静整。血 压 果然下降,几近正常,于是益增其对静坐疗法的信心,进行益为窃励。鉴于她的神经类型本属弱型,而且过去长期患病,气血益虚,提醒她这样纯阴性片面加强抑制作用的入静方式甚不 相宜、并劝阻她说∶"练静坐越是感到舒适,神经活动(指交基补经活动)越受抑制,如果抑制到底,不能转化,就有 引起急性脑贫血或急性窒息的危险"。无杂,地用奉阴述,依然入坐。有一天于入坐至十分沉静时,她忽然感到头部空虚昏沉,全身瘫痪,有虚脱现象,就害怕起来,想用指甲刻痛上腿,手已不能动弹,心中益感惊骇,超力振作,抓痛上腿,方才苏复过来。数天后作者往访,地一见面就大声诉说∶"磨啦!字亏你预先警告,否则我已不在世上了!"

三、如何防止偏差?

《内经》中说;"提挈天地,把握阴阴,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着一。故能寿散天地"。这是古人进行导引按脱的最高方式,亦即导引锻炼的上乘工大,这样练,就可防止出偏差。其具体操作法如下∶独立守神的方式是以一足站立,另一足跷起,双手平按,同时进行深而静的呼吸,吸入大量清阳之气(即氧气),呼出阴浊之气(即二氧化碳),同时以跷旭之足和平按之手做轻松柔和,编缓连贯,匀速而有节奏的动作,随着一呼一吸一跷一按,作深静微徐的呼吸运动。在思想上要不奋不抑,平衡协调,这样才能站立得稳进行 锻炼。如果稍有心浮意乱,神经紧张,不安静,会立即失去平衡,无法近行此项运动。但在开始学习时,当量力交换左右两足,循序渐进,自能逐渐延长独立的时间。

根据这一方法,掌握好大脑入静、肢体活动,呼吸吐纳和平衡阴阳,就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

通过锻炼,首先可养成掌握阴阳平衡规律的能力,从而能主动控制神经上的不平衡活动,消灭紧张状态,对植物性神经与中枢神经间的不平衡活动可用自己的意志进行调节与控制,使大脑得到休息。

同时,全身肌肉除部分着力点紧张之外,其余部分几乎全部松弛,使肌肉能一松一紧地进行平衡性运动。内脏器官,在不进行锻炼时,其蠕动力既小,而且组织弛缓无力(有病之人更其)。《内经》中指出,脏腑不坚,就易生病。如经过整体性的长期锻炼,则因有关呼吸肌和手足的肌肉在平衡而不紧张的运动中得到逐渐加强和发展,则内部脏器也会因深呼吸扩大了隔肌与有关呼吸肌升降伸缩的幅度而得到相互压择的运动,且因其与肌体外部的运动相一致,因而可达到统一的整体运动的目的。

四、"体工锻炼法"

先父在八十多年前,根据祖国医学理论,特别是阴阳平衡的理论,创造了一套功法,称谓"体工锻炼法"。他是一位中医,但他自您肺结核病而不能自医,后坚持练此功,竟告痊忿。

作者曾患内耳血管神经性水肿,终于昏沉如醉,步履不稳,动辄倾倒,寒季尤甚,但血压正常。十几年中,百般治疗,多方求医,无效,悲观失望。1955年冬,我如梦初醒,忽然想起先父几十年前手创的“体工锻炼法”,当即披衣起身,边想边做,从此坚持练二十多天,病竟痊愈,体重大增,亲友闻讯,争相来学,也都收到意料不到的疗效。

“体工锻炼法”简单易行,要求做到思想领导动作,动作跟随呼吸,呼吸结合动作,紧密配合不可分离。

意念---要求心静意凝,不紧张,不急躁,全身放松。这是练功的最基本的要求。

动作———动作不拘,以便于做深呼吸为度。一般。向上的动作配合进行吸气,向下的动作配合呼气。姿势是行、坐、卧、行皆可进行,可因人而异。

常用的动作有1。坐、卧或立,臂前上举或侧上举时深吸气,还原时深呼气;2。蹲时野气,立起时吸气,等等。

呼吸————腹式、胸式或胸腹式呼吸法皆可,依个人情况而定,但均以自然舒适为度,不可闭气。

按摩——早晚两手搓热摩头部和全身各部。

要领————1,对动、静加深呼吸可治病健身,深信不疑;2. 要树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要安排好生活,饮食定量,起居有时;4.坚持冷水擦身或冷水淋浴;5.循序渐进,坚持经常,以舒适自然为度。(原载朱荫芝著∶《体工锻炼养生治疗法简述》,19599月油印本,陶熊摘要改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