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的重构(二十三),带大家轻松梳理唐帝国各藩镇

 正哥与泪痕春雨 2022-05-28 发布于山西

扁舟晚唐系列之大唐的重构

有很多新朋友很可能没看过晚唐系列,因此有兴趣的可以参考:
大唐的重构见链接:《大唐的重构》,如果有兴趣了解“前传”安史之乱,见链接:《安史之乱》。
 
我们早就该为大家汇总和梳理一下唐帝国的藩镇了。
帝国号称有48个藩镇,如果不做一番梳理,就凭晚唐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样子,很容易让人晕头转向进而对这段历史丧失兴趣和信心。
 
只不过代宗上任头几年,帝国的藩镇实在变动很大。
这段时间的帝国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藩镇的设立、合并与重组实在过于频繁,缺少规律。
重镇四川和湖北襄阳在动荡,黄淮地区在进行调整,随着西北边疆剧变,首都附近的关中藩镇更是在重组。
因此这几年我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把众多藩镇说明白讲清楚。
 
本连载选择在大历二年——也就是公元767年的元月这个时间节点,正式为大家仔细梳理一番帝国的各大藩镇。
因为在这个月,不听使唤的周智光正式被清理出局,帝国的藩镇进入了一个比较长的相对稳定时期。(见链接:《不折腾
而且此后皇帝对于帝国的重构建设也因此得以有针对性的开展。
 
因此我们很适合在这个时间点,储备好帝国藩镇割据的一系列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包括各镇的大体位置,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一系列深层背景。
有了扎实的基础,我们就会发现,今后一百多年的变化,其实都是在当前基础上,有脉络有规律的演变。
 
帝国目前大约有近40个藩镇,只不过藩镇与藩镇那也是不一样的:
有的镇老大叫节度使,强调其独霸一方的军政大佬身份;
有的镇老大叫观察使,强调军队编制少,镇内事务以行政为主。
如果我们想一览全局,百度一下有的是前人列出的晚唐藩镇总表。
 
不过大部分朋友其实没这个必要去一一了解,因为很多藩镇其实对大局没有直接影响。
而且如果不整理出藩镇之间的有机的联系,这些表也会变成纯粹的流水账。
要想全面理顺这些藩镇,需要区分重点,有机的归纳整理。
对此最简单的建议就是,跟着扁舟看完这几节,你自然就会对晚唐这么多藩镇的脉络有清晰的理解。
 
我们首先对照下中国地图,进行一个简单的分区。
接下来了解了不同分区的地理形式、经济面貌后,在此基础上对藩镇归类就会有迹可循。
有了准确清晰的分区和归类,就可以把不同的藩镇快速区分,形成精准的第一印象。
这样我们就可以跟上节奏,尽情欣赏藩镇割据时期的精彩博弈。

根据上面的地形图我们可以大体上为当前的帝国,划分几个关键区域:
首先是大河北地区(图中A)。
大河北不只是现在的河北省,而是专指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广阔区域,包含河北、京津、河南北部,以及山东和辽宁的一小部分。
这片地区是是安史之乱的肇源地,也是燕帝国的大本营,眼下被燕帝国的遗臣们彻底瓜分占据。
 
接下来是黄淮地区(图中B区),主要位于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包含今天的河南山东大部以及安徽江苏北部。
这里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地带,是长期以来帝国最繁华富裕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眼下也是群雄毕起,各据一方。
 
再下一个就是著名的大江南(图中C),包含江淮和江南,主要指的今天的江浙沪以及安徽南部。
随着南方经济的越来越发展,这里已经成为了帝国的主要财富供给者,帝国的钱袋子。
 
此外还有一个极度重要不过很容易被忽视的地区,那就是首都周边地区(图中D)。
随着吐蕃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勃兴,首都所在的关中地区又成了西北边疆,这多重身份决定了首都周边独树一帜的复杂形势。
 
以上四个大区,是帝国的根本核心,一举一动都牵动天下,也是帝国与藩镇,藩镇与藩镇间激烈博弈的核心区域。
其他还有一些小区域,虽然没有上述四大区那么重要,但也都是不可小觑的战略要地。
 
比如河东地区(图中E)。河东就是山西,是安史之乱战争中的关键战场。
安史之乱连载我们开篇就强调,谁掌握了河东,谁就获得了战场的主动。
但河东在打仗的时候地位很重要,随着战争结束,他的经济能力不足的弱点就会暴露出来,使得河东地位暂时不能和四大区相比。
当然,怎么着这也算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地区。
 
接下来还有四川地区(图中F)。
无论是作为与吐蕃的支线战场,还是作为首都的大后方,四川都有着独特的地位与发展轨迹。
再下来还有湖北地区(图中G)。
论富裕程度这里不能和四大区比,但作为江南通往巴蜀的交通要道、江南通往首都的第二通道,这里也不失为一个战略要地。
 
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地区,比如岭南、湖北南部湖南江西贵州等等。
不过他们对帝国的影响相对比较轻微,我们如果不是想做专业研究,大约可以暂时忽略他们。
 
总结起来就是,帝国值得一提的藩镇大佬,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大区三小块。
四大区:大河北,大河南,大东南和大首都。
三小块:四川、湖北、山西
几十个藩镇,看起来似乎很复杂,但是如果我们分区域的去了解,就会发现是可以比较轻松的搞清楚里面的关系和主要矛盾的。
 
接下来我们将分区域一一介绍各块的藩镇现状,第一站咱们先来看首都周边。
帝国的首都是长安,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是帝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皇帝的命脉所在。
随着吐蕃入侵和仆固怀恩一度割据灵州,帝国的西北风雨飘摇。
这就使得帝国的关中不仅仅是首都腹心,也成了帝国最重要最急迫的边疆地区。
 
作为直面强敌的边疆,首都周边不得不遍布强悍的藩镇。
可作为首都,腹心要地又必须要处于绝对安全可靠的环境下。
这双重身份使得中央对首都周边的藩镇布局极其慎重,反复重组。

要全面理解首都周边藩镇之前,首先要了解关中地区的整体地形。
我们看下上面的两幅地图,一个是地形图,一个是标注了交通要道的制作图。
从西北方向进攻关中平原共有四条可行的道路,可以说,帝国在首都周边的藩镇布局都必须围绕这四条道路来搭建。
 
具体的道路此前吐蕃入侵章节已已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多赘述。(见链接《谁才是皇帝的救星)。
围绕四条交通要道,在安史之乱时期肃宗皇帝已经着手组建了三个藩镇:

第一条道路是沿着陇县到凤翔进入关中的陇道,也叫回中道,帝国在这里组建了凤翔镇;
第二条道路是从固原沿泾河河谷一直到达长安,这条道叫做萧关道;
第三条道路叫马莲道也叫灵州道,是从灵武沿马莲河南下到泾河,接下来的道路和萧关道重合。
这两条道路都通过泾河河谷,泾河河谷道路平坦宽阔,水流也较和缓,非常适合进军。
因此这条道路往往是西北外族入侵最主要的路线,整条道路唯一适合防守的地方就是邠州城。
所以围绕萧关道、马莲道与其咽喉邠州,帝国在此组建了邠宁镇。
第四条道是从延安渡无定河进洛水流域的延州道,适合蒙古草原的部落直接南下关中,帝国在这里组建了鄜坊镇,又叫做渭北镇。
 
不过我们要明白,老皇帝建立这几个藩镇并不是用来防守吐蕃和回纥这样的大家伙的。
当时有类似于党项、突厥奴喇部等很多蛮族内附部落散居在陕北和甘肃、宁夏一带。
安史之乱中叛军一度攻破首都,关中一带展开了长达一年多的混战。
战斗中帝国河西陇右野战部队已经损失殆尽,这就使得原来内附于帝国的小不点失去了约束,开始趁火打劫,频频骚扰关中。
 
所以肃宗时期帝国安置的这三个小藩镇,一开始主要是为了应付这些散居在首都周边的内附蛮族小部落。
我们再一个个来看下老皇帝对首都周边三个小藩镇的具体排兵布阵:
凤翔一度是帝国的临时首都,凤翔镇除了防备小部族的骚扰,还带有安置河西陇右余部的作用。
所以凤翔节度使一般又叫凤翔陇右节度使,还挂着一个陇右的虚衔,第一任节度使是我们的老熟人崔光远。
之后的几个节度使李鼎、高昇和孙志直,大多是来自陇右或者西域的高层将领。
 
帝国的邠宁和鄜坊都是用来防陕北蛮族尤其是党项的,其最高军政长官多是如桑如珪、杜冕这样的中央任命的偏文职的官员。
安排也复合帝国此时在关中采取的“自力更生模式”(见链接:《神策模式)。
这三个镇名义上都是军镇,但是他的部队的招募和后勤供养,都是由中央政府来负责的。
三个镇总体兵力有大约三四万,加上二万左右的禁军,平时用来拱卫首都,一旦关外有事,也随时可以威慑四方。
当然,这些部队里先后掺杂着一些河西陇右残部、西域入援部队残部等等。
但总的说,这些部队的后勤都在自己手里,军镇的领导也都由中央完全掌控,部队就是可靠的自己人。
 
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前面介绍的只是肃宗时期首都西北方向的藩镇情况。
在首都东边还有个更强大的藩镇——陕虢节度使。
安史之乱洛阳长期掌握在燕帝国手中,而陕郡到潼关是洛阳向关中进军的咽喉。
相比于吐蕃还没露出獠牙的西北方向,陕虢镇此时对于帝国来说要重要得多。
不过陕虢镇一直掌握在死太监鱼朝恩和他的神策军手里(见链接:《神策军)。
所以肃宗对于陕虢镇显然是非常放心的,敢于把大量精锐边军安排在这里。
 
看起来虽然首都周边也开始有了藩镇,不过整体上帝国对其掌控还是很牢靠,没有太多担心。
然而随着763年吐蕃入侵,老皇帝的布局被彻底打碎了。
当时中央禁军基本全部失散,三镇部队也有较大损失。
而且这些部队大多是按照抵御部落叛乱的标准组建,大多只有预备役的实力,无力完成抵抗吐蕃的重任。
帝国现在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大量邀请关外精锐野战部队入关勤王。
关中大地由此开始遍布军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