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国新村运动:五年实现农村现代化,成亚洲典范

 szh1941 2022-05-28 发布于河南

韩国新村运动:五年实现农村现代化,成亚洲典范

原创2020-11-24 18:49·图灵解密
韩国新村运动:五年实现农村现代化,成亚洲典范

20世纪60年代前,韩国农村还是一派垂垂老矣,百废待兴的惨淡模样,但在短短十年的时间内,韩国农村就在彼时总统朴正熙的带领下,走上了逆袭之路,从韩国经济的'累赘'一跃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

这项轰轰烈烈的农村改革被誉为亚洲农村现代化的典范之举,时至今日,新村运动革新的成功对各国农村建设仍有启示性的作用。

农村伤痛,百废待兴

作为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近邻,韩国的耕地面积却远远不及我国,以山地为主的韩国,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22%,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公顷,这对于有4500万人口之多的韩国而言,地狭人稠的艰难困境亟待解决。

韩国新村运动:五年实现农村现代化,成亚洲典范

彼时的韩国总统朴正熙,推动政府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以期通过重点扶持产业发展和扩大出口带动韩国国民经济发展,在计划执行期间,韩国的经济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刺激,但接踵而至的是另外几个严重的后果:

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衡、农村与城市人口的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直至1970年,城市居民的收入量超过了农村居民收入的200%,不知不觉中,农村似乎成为了政府舍弃的累赘,这对于农村发展而言,无异于是雪上加霜。

在现代化建设已经遍及城市时,农村不仅十分落后,还蔓延着悲观的气息。与灯火通明的城市相比,农户点亮的煤油灯显得落魄至极;城市的人们住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坚实楼房里,农村的人们却居住在茅草搭成的房子里;城里随处可见丰富的食材,农村却时常因为灾荒,农民们甚至落得只能啃食树皮为生……

韩国新村运动:五年实现农村现代化,成亚洲典范

不难想象,悬殊的城乡收入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60年代末,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对于他们而言,离开落后的农村,追求先进的城市生活无可厚非,但这一'迁移'行为无论是对城市也好、农村也好,都是巨大的打击。

城市难以承载大量的人口,居住用房的短缺,公共资源的缺乏……人口的涌入打破了城市的规则感,使得城市充满了混乱,而年轻人口的离开,让农村迅速陷入了老龄化的困局,青壮年的离开让原本就亟待发展的农村更加滞后,反而使得农产品产量大量降低,制约韩国经济的发展。

在不断地负反馈中,农村问题成为绊住韩国发展的巨大阻力,相较于日本、朝鲜蒸蒸日上的乡村振兴,执政者做出了改变。

韩国新村运动:五年实现农村现代化,成亚洲典范

勤勉互助,立足农村

1970年,朴正熙提出新村运动的概念: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居民的自主合作改革意识,改善生活品质。新村运动的开端始于1971年,这也是新村运动发展的黄金时期,主要在于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民的居住条件。

政府免费提供了水泥、钢筋等资源,激励农民们自主建设新农村,在这项号召下,不少青壮年回到了农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中,改善农民的居住生活条件是新村运动初期的主要重点,农民们看到了政府的重视,这极大程度地缓和了他们的不平情绪,朴正熙也得到了积极的拥护和称赞。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的同时,农村人民也不再无理由地憧憬城市,更多人选择了立足农村,建设家乡。不难看出,基础设施的改变解放了国民的思想,男人们选择合作建设,妇女们一改被压制的苦闷,怀揣着改变命运的决心,在新村运动中发挥了极其积极、正面的作用。

韩国新村运动:五年实现农村现代化,成亚洲典范

1971年到1976年,这短短的五年时间内,韩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指挥建立了新村运动中央研究院,专门为新村运动的落实培养指导员,拨正了不少农村实现自救的方向。在改善了基础设施后,政府还资助了农村修建自来水设施、电力设备、村民公管等公用设施等建设,发展多种经营。

改天换地,重焕新生

五年后的韩国农村,再也不见杂乱的茅草屋和泥泞的小路,取而代之的的坚固的瓦片房和宽阔的公路,煤油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超过98%的农民用上了电,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教育的春风也吹进了闭塞的农村。

改善民生的同时,政府还对农民们的'本职工作'提供了助力。在政府的大力推广下,高产水稻种进了田地,科学的种植方式也深入人心,也是在这五年的时间内,韩国粮食产量提高了50%,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还凭借着高产量一度问鼎全球第一,傲视群雄。

产量提升了,农民们的收入也提升了,相较于六十年代的收入,七十年代的农民收入增长 7倍有余,一度追上了城市收入。

韩国新村运动:五年实现农村现代化,成亚洲典范

放眼那时的韩国农村,农民们不再因为低收入和寒酸的生活品质怨天尤人,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用双手创造新生活的信念深深根植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在生产建设的空闲时间中,妇女们唱歌、插花、享受生活,农民们勤勉、自助、建设农村,新村运动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环境,还使得他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七十年代期间的新村运动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正是前期政府的无偿投入,新村运动才得以顺利推行,但在七十年代末,国内的政治形势激荡,朴正熙的掌权地位被撼动,新村运动同样受到了牵连。

韩国新村运动:五年实现农村现代化,成亚洲典范

如果是寻常的运动,或许会因为失去政府的支持而溃败,但深得民心的新村运动却顽强地'存活'了下来,它从政府主导的形式转变为民间自发,民众的自发使得新村运动更具内涵与实效。

发展到后来,新村运动已经不再是农村人民的'自救'活动了,它所独具的勤勉、自助的风潮为韩国国民伦理道德的建设添砖加瓦,农村不再成为韩国隐秘的伤痛,如今,农村成为了韩国坚实的后盾,新村运动的精神和理念,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至今仍是农村改革史上的光辉一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