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40年以来,2次挽救了西部、挽救了黄河的战略核心逐渐落寞

 好吃好看分子 2022-05-28 发布于甘肃

西北战略核心在哪里?

  • 清廷总结历史给出了答案,西北战略核心在河湟,河湟战略中心在兰州。
  • 其定义为,抱拥山河关塞座中六联,怀柔藏疆节制三秦。
  • 关中偏东,偏重繁华将吸引甘陇精华东迁,西北根基动摇。
  • 西域偏西,突进拨节西文东引甘陇变色,西北有断脊之忧。
  • 1666年,为经营西北,将陕西分出,转由甘肃经营西北,陕甘分治。
  • 1668年,甘肃首府迁兰州,重点培植了银川、西宁、伊犁三个军政中心。
  • 1748年,为统筹西北军政设甘肃总督,总督府驻兰州。
  • 青海军政由西宁总理,宁夏军政由银川总理,开始培养迪化(现乌鲁木齐)军政中心。
  • 1759年,将陕西划归甘肃总督辖制,更名为陕甘总督,总督府驻兰州。
文章图片1

西北战略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庆幸的是历经艰难保住了西北大部

  • 清政府还停留在藏疆蒙汉的相互牵制之中,根本没有认识到经济、文化东迁造成的严重后果。
  • 1866年,蛰伏多年的反对势力乘捻军之乱,支持阿古柏侵占新疆,资助陕甘回民建立伊斯兰国家。
  • 西北危机,作为占绝对优势的海派乘机上下活动,全力推动西北分裂。
  • 海派认为,西北苦寒之地,经营西北动了他们的奶酪,将西北分出去,全力经营沿海地区,将如同南宋一样富饶。
  • 庆幸的是慈禧太后坚定支持左宗棠征西,18年西征始终如一,屡次驳斥海派加害左宗棠之图,没有让岳飞事件再次加身左公。
  • 西北战略中心西迁兰州的系列布置,才有机会在长达18年的持久战中保住西北大部。
文章图片2

清政府没有认清西北形势,国内外势力勾结又留下隐患

  • 清政府上层根本没有认识到,持续多年的东撤政策,东部人口、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却是西北的逐渐凋零。
  • 伊斯兰东进和传统的藏疆蒙汉争战完全不同。
  • 藏疆蒙没有改变游牧的习惯,没有广阔的地缘、没有巨量的信教人口、没有成体系的强大文化支撑。
  • 伊斯兰则完全不同,首先占领的是交通要塞、商埠重地、水源地,并通过强大文明教化使区域宗教化。
  • 在国外势力资助,国内势力有意支持下,西北的伊斯兰军政势力急剧膨胀。
  • 上世纪初伊斯兰军政势力控制了青海和宁夏,兰州在左右夹击中摇摇欲坠。
  • 新疆、蒙西、青宁已经深受苏俄影响,最后的攻防点直指兰州,只要兰州变色,甘青藏疆蒙宁则又一次面临分割的局面。
  • 侥幸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让英俄将重心转向欧州,做为陕甘总督的核心甘肃兰州又一次挺了过来。
文章图片3

国内外反对势力对西北的锁喉绞索在步步收紧

  • 前面已经分析了,西北的咽喉在河湟,河湟要塞在兰州,只要做掉兰州,西北的锁喉绞索就将牢牢锁死。
  • 前面已经提到伊斯兰扩张的方式是占领水源地、交通要塞、商埠中心,做掉对手就是从控制水源、阻断交通、打垮经商着手。
  • 国外反对势力目标是将甘肃以西分割出去,建立类同于伊斯兰化的巴基斯坦封锁印度一般封锁中国。
  • 国内海派坚持将西北分割出去好全力发展沿海地区,不愿意投资西北。
  • 甘肃黄河流域人均用水量只有宁夏的1/5,东向铁路形成巨大孔洞,固定投资多年垫底,其核心就是迫使甘肃变色。
  • 甘陇精华持续东迁,西北根基动摇,挖掉兰大教授仅仅是市场行为吗?高等学府有哲学、历史、地理、国际关系等坐镇,不清楚西北的大学作用,不明白挖残西北的大学后续问题?
文章图片4

丢掉甘肃必将丢掉青藏疆蒙,也必将丢掉黄河

  • 红旗河看似荒唐,但调水线路是可行的,只是看投资是否值得。
  • 假如,甘肃以西落入敌对势力,黄河自甘肃转向西去将成为必然。
  • 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西引,经甘肃进入新疆。
  • 甘肃、新疆等依托能源、土地、水资源优势发展为4亿人口的地区没有困难。
  • 按照国家惯例,自宁夏以下黄河只剩溪流,黄河断流。
文章图片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