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年麦糖香(苏才根)

 老沈阅览 2022-05-29 发布于广东

前些日子,住在乡下的堂姐突然打来电话,说她做了麦芽糖,我一听激动不已。

小时候生活拮据,麦芽糖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零食。在我还未出生前,奶奶带着一家老小从福建安溪老家搬到了三明。每年一入冬,父亲总要做两件事,一是托人到城里买小麦,二是上山砍柴,勤劳的他总是早早地就在屋檐下囤满了干柴,以备熬麦芽糖用。

每到年底,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麦芽糖也迎来了“旺季”,我家几乎每天都要做上一大锅。在那忙碌的日子里,全家人都起得很早。父亲将长了五六厘米长的麦芽倒入石臼捣烂,奶奶和母亲则忙着蒸煮浸泡了一夜的糯米。大大的铁锅,大大的木桶,大大的火苗,房子里飘来了糯米饭的清香。我和弟弟从梦中醒来,赶忙起床帮忙劈柴烧火。早饭过后,父亲将蒸煮好的糯米饭倒进装着温水的大木桶里和麦芽一起搅拌,然后严严实实地盖上木板,并在面上铺一层厚厚的布。我和弟弟出于好奇,常趁大人不注意打开一条缝隙偷看,大桶里黑乎乎的,啥也看不清,却闻到了一股非常特别的味道。

吃过午饭,母亲将发酵后的汁水倒入几口大锅里,我和弟弟帮着烧火,红红的灶膛里,柴火噼噼啪啪地响着,锅里的汁水沸腾了起来。也不知煮了多久,锅里的汁水逐渐减少和变浓,先是三锅合并成了两锅,而后又浓缩成了一锅。锅里不时冒起一个个小泡泡,先是米粒般大小,而后像鸡蛋,最后有气球那么大,枣红色的泡泡透明可爱,用筷子轻轻一碰便消失不见了。

家里煮麦芽糖,屋外香气四溢。不时有乡亲从家门前走过,他们常被这香气吸引着,忍不住进屋瞧上几眼。虽然这做麦芽糖的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但父母从不藏着,遇上真心想学的,他们很乐意教。

最难忘的是晚上做麦芽糖。昏暗的灯光下,一家老小就那么温馨地挤在小小的厨房里,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门外寒霜满天,屋里却格外暖和。

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麦芽糖可是好东西,每每家里来了客人,父母都会拿出麦芽糖热情款待,临走时还不忘让他们带上一块,回去给孩子解解馋。我家麦芽糖味道正宗,常有一些老朋友上门来购买。

母亲将麦芽糖盛放在瓷盆里,吃的时候只需将筷子插入盆中,然后提起,再轻轻绕上几圈,一个“大棒棒糖”就团好了。这样的麦芽糖不仅吃起来方便,口感也更佳。时间一长,我们几个孩子便吃出了花样。

印象中,做麦芽糖的手艺父母一直传承了很多年,直到我上初中,周末回家仍能吃上几口。后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家里做麦芽糖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后来父母干脆把做麦芽糖的工具收了起来,之后就再也没拿出来使用了。

周末驱车来到堂姐家,我直奔厨房,吃上一口麦芽糖,一种久违的幸福瞬间涌上心头!那天夜里,我梦见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一个个温馨而又美好的夜晚……

(作者单位:福建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