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反思(2)

 《经络与营养》自然养生 2022-05-30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三、中医药不能与国际接轨

中医药学与西医药学应该是平起平坐、相互补充、而又不能相互取代的两大医疗保健体系。二者理论与实践完全不同,不能相互作为证伪的标准,更不能拿西医药当作中医药的历史审判庭。下面先研究一下中西医药的主要差别。

1.看问题角度不同

中医药学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将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的各部分相互影响。中医药有宏观准确性,缺少微观精确性;而西医药学则从微观看问题,采用分析法,不把人当成整体,而视为各零件的组合,有微观精确性,却无宏观准确性。认识论告诉我们,宏观可以统帅、包括微观;微观只能说明和解释宏观,而不能统帅和包括宏观。因此中医药可以融合西医药,西医药却难以融合中医药。也可以说,中医药博大精深,再有200年,西医药也赶不上、也理解不了中医药。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有民族自信心。

2.依靠对象不同

西医给人找病,中医给人找健康。西医以药为依靠对象,用药对抗疾病,如用药消炎灭菌。中医则是依靠病人的自康复能力,虽然有时也用药直接对抗一些疾病,但用药主要是借以调动人这一复杂、开放的巨系统的自组织能力而已。西医是对抗医学,中医是中庸医学。

西医用各种抗生素对抗病菌;中医解决类似问题则用清热解毒药。20世纪50年代有人用抑菌法筛选中药清热解毒药,结果,最好的抑菌药却不是中药中最好的清热解毒药,而是五味子。此后的研究表明:中药清热解毒系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菌而非直接灭菌。所以,今天不少中药上标明能有效杀灭细菌等西医之功能主治,是过于向西医靠拢,反倒使中医大夫不知如何辨证使用了。

某老妇便秘20余天,疑为肠道肿物,剖腹未见异常,此后患者腹泻不止,低烧不已。西医诊断为肠道菌群失调,须肛灌健康人新鲜粪便稀释液,遭拒绝。赵锡武先生诊断为“太阳阳明合病”,3剂中药而愈。如果把肠道菌群比做青草,肠道犹如土壤。西医看到的是草没了,要种草--肛灌健康人新鲜粪便;中医看到的是要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天涯何处无芳草”。

3.毒副作用问题

西药是纯而又纯的单体,结构清楚,作用靶点单一。有人提出,中药是多靶点作用,其实是不合适的:中药用于调整而非对抗。西药由于作用单一,局部对抗,毒副作用很大,历史上多次重大药害事故说明了这一点,近年淘汰PPA又是一例。西药之毒副作用是其不可克服的一大弱点:食至精则有害,药至精则有毒。只要辨证论治,配伍得当,中药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中医认为是药三分毒,讲究“中病即止”,“效必更方”,从不主张长期大量用药。几千年来,没有哪种中药因毒副作用被淘汰。西方人不懂,让人天天大量吃关木通等(里面还加了大量西药)以减肥,出了问题,又说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有毒,能导致中草药肾病。外国人不懂情有可原,也有同胞为之佐证,只能说明这位同胞并不“效必更方”,也不懂“药之害在医不在药”,其行医不亦悲乎!

1998年,美国因药源性反应住院抢救者高达216万人,其中死亡者10.6万人,经济损失40亿美元。1997年,在我国,210万人因西药药物反应住医院,19万人因此而死亡(相当于我国每年死于10余种传染病人数总和的12倍)。根据中国中医研究院岳凤先教授统计,新中国成立40年间,中药毒副反应的报道仅5000例,且多属用药不当,例如把商陆当人参。可见西药那么严格的质量标准也不见得可靠,也不见得科学。

众所周知,美国认为安宫牛黄丸含有朱砂,而朱砂含汞,有毒,严禁进口。安宫牛黄丸确实不符合西药的标准,既含汞,又没有质量控制指标。然而,我们却不能削足适履地去适应美国标准,因为安宫牛黄丸根本不可能达到西药标准。退一万步说,勉强达到了西药标准,也扔掉了中药特色,不再是中药了。但是,我们的安宫牛黄丸非常安全,非常有效,从来没有人因吃安宫牛黄丸出现汞中毒。最近有报道说,被英国判断“脑死亡”的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对海若,在北京宣武医院经几个月治疗,不仅已转危为安,而且能吃、能说、能写字,计划2003年再当主持人。使对海若“起死回生”的是中医中药,其中的王牌却是不符合西药标准、被美国禁止进口的安宫牛黄丸。另外,韩国某药商生产牛黄清心丸去掉了朱砂,他自己却跑到同仁堂购买含朱砂的牛黄清心丸自用,说没有朱砂没有效。

因此,我们认为,两种体系就应该采用两种标准。

4.耐药性问题

众所周知,化学农药和化肥减少了农业病虫害,增产了粮食,养活了更多的人,但是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难以估量;现在人们又开始恢复生态农业,不用化肥和农药。

西药在人体内也造成了同样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同时也产生了耐药性问题,也因此而日益迅速地被淘汰,只有加快开发新药品,而新药产生耐药性的周期越来越短,成本越来越高,形成恶性循环。青霉素从发明至今的80多年中已发展到第4代产品,而且使用剂量增加了上百倍,可说是一个典型例子。

中药应用了5000年,并没有产生耐药性而被淘汰。原因就在于整体治疗思想和复方的应用。陆广莘教授曾做过实验:从耐药性来说,黄连素>黄连>复方>辨证论治。

综上所述,中、西医药学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医疗保健体系,难以采用同一标准,打篮球是不能用足球规则裁判的。中医药传入周边国家虽有1000多年,但其水平远不及我国,而西方国家根本不懂中医药,因而中药系列标准只能由我国制订,绝不能与国际接轨,只能向国外铺轨,即把我国制订的中药系列标准推向国际,让他们承认,让他们与我们接轨。绝不能为了卖出一点中药,拼命削足适履,去按照人家的西药标准来改造中药,同样不能去适应西方植物药标准,因为植物药走的是西药路。

200多年来,西医药为人类医疗保健做出了重要贡献,解决了细菌性传染病问题,使人类寿命延长了20多年,但其发展呈现出举步维艰的情况,难以再度辉煌。原因很简单:由于西医不把人当整体的人看,缺乏整体观念,其毒性和耐药性问题不可克服。人类寿命的进一步延长,只有靠中医药的发展。

中西医药学两大体系将来或许会统一,但短期内、起码百十年内绝无可能。当年物理学中光本质的波动说与粒子说之争达上百年之久,最后统一于量子力学之下,但对具体问题仍只能采用不同算法。中西医药学也如此,即使将来能用更高级的理论统一,在具体对待上也难以采用同一标准,今天更如是。

四、中药西化之根源

1.解放前的废医存药论

1840年之后,人们看到了西方国家船坚炮利,也因而体会到西方科学技术崛起的作用。于是,推崇赛先生和德先生,倡导西学,西学由此东渐。与此同时,从梁启超开始,包括我国伟大的革命先驱陈独秀、文学旗手鲁迅,均认为中医不科学。余云岫更于1929年带头向国民党政府卫生部提出“废止旧医案”,企图废除中医,仅存中药。虽然由于全国中医界的反对,“废止旧医案”未能通过,但国民党时期从不重视中医药发展。

其实,不仅中国,1887年日本明治维新时即在其宪法中规定西医药是唯一合法的医疗体系,中止其使用了1400年的中医药。虽然20世纪60年代恢复了中药生产,迄今仍是废医存药;日本没有中医大夫,也没有一所中医药院校。日本的中药(汉方制剂)由西医辨病使用。80年代末,日本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方法和设备,按照西医药的研究思路重新研究小柴胡汤,真是研究到了“分子水平”,结论是:小柴胡汤可用以治疗肝炎。于是,只要是肝炎,就给小柴胡汤,吃出了问题,导致了小柴胡汤事件,也因此严重影响了日本的汉方制剂产业。

2.余云岫对新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后,余云岫是中央政府卫生部的顾问。在其影响下,卫生部1952年文件规定,中医不许进医院,要进医院必须先学习西医,先学习解剖学。为中医药的发展设下了重重障碍。虽然**批评了这种做法,并撤了两位副部长,余云岫的影响依然存在,直至今天。

由于余云岫的影响,由于卫生部是西医的一统天下,尽管中央一再批评,中医药的发展速度依然远远落后于西医药。例如:

1949年,全国中医人员27.6万人,1999年为33.7万人,增加22.1%。

1949年,全国西医人员8.7万人,1999年为169.6万人,增加18倍。

1999年,全国综合医院10793家,中医院仅2449家,约4:1。

全国医药高等院校共118所,其中中医院校(含民族医院校)33所,西医院校83所,且中医院校规模远小于西医院校。

1995年,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在校生共256,003人,其中,中医院校在校生仅44,737人(含民族医院校及西医院校中医系在校生),中西医在校生之比为1:5。尤其是,中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西医的时间几乎相等,毕业的学生不西不中,既不能当中医,又不能当西医。这样的毕业生怎么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呢。今天,高水平的老中医已经为数不多,如果不设法抢救,将之经验继承下来,将有可能出现中医断档问题。很可能如日本那样,再无中医。

由此可见,解放以来,中西医发展极不平衡,政策大大倾向于西医,使西医在中国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中西医从未并重过。所以然者何?余云岫“中医不科学”之影响使然。

其实,今天将植化说成中药现代化,要开发像青蒿素那样的I类新中药、要与国际接轨等等,正是认为中药需要提高到西药水平的错误认识的翻版。在我国中药现代化热潮中,按照病名对中药进行二次开发,希望某种中药专治某种病,然后让之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乃是要废除中医的辨证而采用西医的辨病,即废医存药。

3.中药标准的西化

由于受余云岫思想的影响,在制订中药系列标准时,总是想要把中药提高到西药水平,总是想要用西医药改造中医药。于是,无论是中药申报程序、所需资料,还是近年制订的几个P,都没有充分考虑中药的特点。中医药是临床经验与哲学的结合,在人体上已经试验了无数次,其安全性、有效性早已得到证明;连日本生产张仲景的210个处方都无需各种实验,我们药厂生产之前还必须让耗子点头,岂非咄咄怪事?中药的五大分类也是仿效西药的,这一分类(以及笔者作为执行主编出版的《战略》)误导了众多的研究人员。因此,不少人的文章都认为中药高水平的研究即Ⅰ、Ⅱ类新药研究太少,绝大多数是低水平重复;也才出现中药博士及其导师认为“中药现代化就是要搞像青蒿素这样的Ⅰ类新中药”的怪论,也才有了大搞植物提取物当做中药现代化的怪现象。

西医西药分为两大块,医不懂药,药不懂医。中医中药历来不分家,我们却硬是按照西医药的分法分成中医和中药研究两大块,其间也仅以耗子相联系。众所周知,中药是中医大夫临床经验的总结,脱离了中医,在实验室里怎能研究出好中药呢?今天,动辄要求研究出药理药效明确的新中药,而我们新药申报要求却是按西药标准来要求中药;西药用以对抗,中药用以调整,如此要求,岂非为难中药?如果按中医的疗效标准要求西药,西药还能存在吗?我们在中药系列标准方面模仿西医药太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许多中成药的功能都是按西医的说法,中医大夫无法使用。过多的跟踪、模仿,没有自己的自主创新体系,只能阻碍中医药的发展,乃至埋葬中医药。

4.传统文化的衰落

一百多年来,中医药在中国日益衰落,即使解放后我国政府重视中医药,中医药的发展速度也远远落后于西医药。所以如此,是看到西方之强大,失去了民族自信心。只看到赛先生的作用,忘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五四运动对倡导科学、促进新文化运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其负面影响:打倒了孔家店,抛弃了传统文化,使中医药等传统文化难以继承。

近百年来,中小学只重视微观知识的教育,几无宏观知识、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过去说,“十个秀才九个医”,“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是说有了古文底子,学习了传统文化,很容易掌握中医药。因此,真正要弘扬中医药,就必须从小学开始传统文化教育,如今天圣陶小学所做的那样。

西医药是随着枪炮进入中国的,是文化侵略的一部分。想当初,日本占领我国东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强迫中小学生学日语。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愚蠢的民族,丢弃自己文化的民族是难免要灭亡的民族。今后世界的冲突,恐怕主要集中于文化的冲突。

我国传统文化的衰落,注定了要走西化的道路,中医药首当其冲,原因就在于中医药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