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记忆:副市长随身带着城区垃圾屋钥匙

 作家楚夫 2022-05-30 发布于广东

安排升格地级市30周年报道,寻访当年市领导,我打通老副市长吕伟雄的电话约访,他是1985年到1993年的副市长,分管城建等。他爽快地答应了,当天下午就如约前来受访。

在门口迎上他,想到市里“两会”很快就要召开,问他,如果让他给市里进一言,最想说什么?

他不假思索,“想说说垃圾收集退步了,环保垃圾屋也不环保。”

我吃了一惊,环保垃圾屋是2016年政府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当年在城区改造740个环保垃圾屋,每个投资六七万元,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分类收集,建成以来一片叫好声。

周末,我悄悄潜入政府周边几个开放式小区,专门寻找垃圾屋。一路看到,有的老旧垃圾屋改造成环保垃圾屋,有的将玻璃棚罩着箱盖式垃圾桶,环保垃圾屋明显好于旧式垃圾屋,少见环保垃圾屋前垃圾包乱扔的境况。偶见环保垃圾屋前摆放几个敞口式垃圾箱,也比见过的任人乱扔的垃圾屋好了不少。

我把看到的环保垃圾屋反馈给老副市长,他很快复过来,抛出几个疑问,“环保垃圾屋能按时投放吗?有人管理吗?”

随后,他约我会合,说带我看几个垃圾屋。

坐上老副市长的车,他说:“带你去看一个拆了旧垃圾屋就近建起来的环保垃圾屋,那里很长时间都没有人投放垃圾。”

车子在孙文东路与桃苑路交叉口停下来,路口立着一个灰色环保垃圾屋。他走在前面,径直踏上台阶,站到垃圾投放口,推开“其他垃圾”和“可回收垃圾”金属门,探头向里面张望,回头告诉我,有人到这里投放垃圾了,但只有一个垃圾桶。话语里有一丝欣慰,但难掩遗憾。

显然,附近居民很少用这个垃圾屋,大约不想多走几步路,工作人员就应付式在里面摆放了唯一一个垃圾桶,垃圾分类当然无从谈起。

走下台阶,垃圾屋前一个小店店主招呼他:“吕市长,您来了?”

老副市长转而问店主:“这个垃圾屋几时开始用的?”

店主说:“用了一段时间了。”

老副市长追问他:“以前没人来扔垃圾的,是不是?”

店主笑笑:“是啊。”

这里是城区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但听得出来,店主认识老副市长。旁边的人见了也跟老副市长招呼。

我有点疑惑,问老副市长:“那些人怎么认识您?”

他乐呵呵地:“我在中山时间长嘛,可能当副市长时认得我。”

我感到不解,副市长到垃圾屋检查的机会少之又少,附近店主怎么可能记得20多年前的老副市长?

老副市长听出了我的疑问,说当年自己有垃圾屋的钥匙,能随时打开城区每一个垃圾屋的门检查。

我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您带着那么多垃圾屋钥匙?”

老副市长忙着纠正我,说是一把万能钥匙,是专门让环卫处配的,钥匙随身带着,可以随时检查任何垃圾屋,看看垃圾屋管理到不到位,够不够水平。

想象老副市长当年随机抽查垃圾屋,与垃圾屋周边群众攀谈的场景,我理解了店主何以记住了他二三十年。

重新启动汽车,老副市长说:“我带你看一个旧垃圾屋。”

小车沿着桃苑路驶过起湾道,进入市政府门前路段竹苑路,拐进竹苑小区,在一个离路口不远的垃圾屋前停下来。

狭窄的道路边,垃圾屋前空地上散弃着一大堆垃圾,有包装好的红色、黑色、白色垃圾包,有空空的饼干盒,有大片没有封装的树叶,在阳光下格外扎眼。

垃圾屋门锈迹斑斑,下端已经锈烂。垃圾屋门上挂着一把生锈的锁,但插销没有合上,也许很久都没有上锁了。

老副市长指着垃圾屋墙上的告示栏,说出了问题的要害。

他说,垃圾屋当年写着上午6-9点、晚上6-9点投放垃圾,现在看不见了,新的垃圾屋上也没有了。

当年,中山严格执行定时、定点、封包投放垃圾,现在没有了时间限制,变成全天候投放垃圾,但清运工每天清运两次垃圾,大量垃圾就长时间暴露在垃圾屋跟前,发出臭味,流出脏水。

有关方面实施了环保垃圾屋“一屋一员制”,都有专人管理,管理垃圾屋的是街道居委会,我想居委会可能对部分偏僻地段的垃圾屋管理疏忽了。

刚说出自己的判断,老副市长就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选择:“就带你看一个居委会门口的环保垃圾屋。”

不一会,车到了一家派出所隔壁的居委会,门口挂着“领导干部驻点××社区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横幅,居委会栅栏外路边立着一个环保垃圾屋。老副市长说,原来的垃圾屋正对着社区大门口,后来移到了偏离大门的角落。

走到环保垃圾屋门口,打开垃圾投放口,里面空荡荡的,没有任何垃圾,连垃圾箱也没有。垃圾屋前面马路上,却停着三个绿色轮式垃圾箱,箱盖打开,箱口敞开着,里面被投进了许多垃圾包,靠近交叉路口的一个垃圾箱,垃圾包堆出箱口,远远就能看见。

老副市长忧心忡忡地说起旧事,自己经常来这里,之前看到有附近居民开着摩托车或电动车,到了垃圾屋前,也不下车,随手将垃圾包扔到垃圾屋旁边,扬长而去。后来,工作人员将垃圾箱从环保垃圾屋里拖出来,摆放到道路上,让人们将垃圾包投进垃圾箱,比任人随地乱扔好了一点。

部分环保垃圾屋束之高阁背后,既有市民城市意识欠缺的原因,也有有关方面疏于管理引导的责任。

老副市长有些痛心地说,过去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通过严格管理,培养了市民良好卫生习惯,后来却没有坚持下来。

他说,可能因为取消了评比制度,有的居委会松懈下来了。以前居委会有责任目标,每月一评比,评价垃圾屋管理工作好坏。老副市长形容一个城市就像一个生产车间一样,没有人值班、检查,怎么保证城市质量?!

小车重新驶回孙文东路,老副市长一路指着路边的小型垃圾桶,让我看垃圾箱里塞满的垃圾,还有周边散弃的袋装垃圾。

有人将灯管塞进箱内,有人将旧衣物强塞进箱体,更多人将五颜六色的垃圾包扔在垃圾箱周围。老副市长说,路上以前摆放的都是果皮箱,是供行人投放果皮纸屑的,现在却被临街店铺当成了垃圾箱。

车子在一段门窗加工店扎堆的路段停下来,店子里切割金属的电锯发出刺耳的噪音,工作人员不断将塑封纸撕下来。门外的垃圾箱里,杂乱的塑封纸被强塞进去,又拖到桶外。旁边停着收破烂的三轮车,车夫正在将可回收的垃圾装进蛇皮袋。

我记得当年初到中山,每家店铺门前干干净净,最难得的是没有一家店铺将商品摆出店门。老副市长说,这得益于当年严格实施的“门前三包”制度,商户必须做好门前卫生,将垃圾定时、定点送到垃圾屋。

后来,大约有机构看到了“门前三包”里面的商机,把“门前三包”承包下来,改为政府向商户收取一定费用,原“门前三包”业务承包给相关机构。再后来,相关政府收费项目作为乱收费被废掉,“门前三包”名实皆无,有商户连垃圾也懒得送到垃圾屋了。

心事重重告别老副市长,想象老副市长的失落,回到自己所住小区,特别留意小区内外,发现遍布的是垃圾桶,几十米一个,偶见开着口的垃圾桶躺在绿化丛中,露出花花绿绿的垃圾,小区里似乎没有看到垃圾屋。回到家门口,每个单元出入口都摆着一个垃圾箱。记起老副市长的话,“很多小区垃圾屋建设不达标,就用垃圾箱替代。”

再次想起老副市长的那把万能钥匙,沉甸甸的,挥之不去。这把钥匙,也许能打开另一扇门。

2018-01-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