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青花蓝地凤凰纹大盘之一

 眉州闲人688 2022-05-30 发布于四川

元青花蓝地凤凰纹大盘之一

一型一品说苏料青花(八)

元代制瓷自从引进了中东的苏麻离青料后,不仅生产的青花焕然一新,还通过交流,吸收了中东铜器的器型,烧制出新的具有中东民族特点的瓷器,比如适应当地民族饮食习惯的大盘,就连图案也融入穆斯林风格。中东穆斯林民族喜欢吃手抓饭,烤羊肉,并且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舞,需要的盘子足够大,元青花大盘应时而生。根据传世的元青花大盘,一般直径都在40厘米以上,甚至50多厘米。烧制如此之大的大盘,又要不开裂,不变形,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元代的窑工烧制的大盘,不仅不开裂,不变形,而且十分精美,这充分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制瓷水平和窑工的智慧。

土耳其国家博物馆收藏有大量古代王朝留存下来的元青花瓷器,其中就有一件元青花大盘。

文章图片1

土耳其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大盘

土耳其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凤纹大盘

今天给藏友介绍的这件元青花大盘,与土耳其国家博物馆藏的那件元青花大盘相比,不仅器型一样,纹饰也相同,就连青花的发色也是如出一辙。

文章图片2

深蓝艺术馆藏元青花凤纹大盘

大盘中心绘有六瓣莲瓣图案,围绕中心莲瓣绘有飞翔状态的凤凰6只,朝向里外交替,极具动态感。

文章图片3

元青花大盘局部图1

凤凰图案外一圈为牡丹纹。这件大盘从中心纹饰、凤凰牡丹纹,都使用蓝地白花的绘画工艺,这种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始于元青花,并达到顶点,元后各朝的瓷器均没有达到这个高度。

文章图片4

元青花大盘局部图2

海水江崖纹饰采用元青花常用的铁线描细如发丝,艺术感染力极强,这种绘画工艺让现代仿品望尘莫及。肉眼观察,铁线描的根根细丝,分布着不规则的黑点,行内叫做串珠纹,微观图观察,这种串珠纹是一个个釉下大气泡。这种现象,到了永宣时期便不再出现,这一特征,也是鉴定至正型元青花的技术手段之一,可靠度非常高。

文章图片5

串珠纹微观图

显微照相显示铁线描上的大气泡其实就是肉眼可见的串珠纹

文章图片6

微观图:铁锈斑中的网状纹

文章图片7

微观图:网状纹及结晶斑

青花中铁锈斑显微照显示的网状纹(也叫丝瓜络纹),是微观鉴定的重要依据。根据实物比较分析,这种网状纹的出现也有规律可循:至正青花的早期,铁锈斑较浓,铁锈斑中网状纹密集,至正后期,铁锈斑中的网状纹渐疏朗,到永宣时期,逐渐变化为灰白色斑块犹如水下太湖石一般。这种变化,是由于进口苏麻离青料在加工过程中工艺的改变,研磨由粗到细变化造成的结果。

文章图片8

大盘外壁的缠枝牡丹纹

大盘背部绘的一圈牡丹纹,大家仔细观察这件大盘的青花用笔及发色,同元中期青花有明显变化。中期青花使用的是一笔平涂画法,而这只大盘的用笔已经能表现笔墨的浓淡和不同色阶。虽然都是使用的进口苏麻离青料,但青花的发色比中期更为艳丽,明快。经过多年的探索,青花中的铁锈斑仍比较明显并深入胎骨,但青花的晕散程度明显降低。

保存在英国的那对铭有至正十一年确切纪念款的象耳瓶,其用笔及发色同这件大盘相同,因此我们把具有这些特征的元青花归为至正型青花,又叫后期元青花。这一时期的青花是最成熟的青花,代表了元青花的新高度。

至正型青花的釉同样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早期青花的釉面常出现的棕眼现象到这时几乎很难见到,釉色虽然还是白中泛青,但釉面更为油润,积釉处呈现湖水绿,与宣德釉特征相同。

文章图片9

大盘底部侧视图

这时的胎质出现了由粗松向细腻,由灰白向洁白的转变,胎体抚摸起来细糯光滑。

通过“一型一品说苏青”,笔者希望通过本平台,把自己几十年的元青花研究经验与广大瓷器收藏爱好者分享,为了对读者负责,免得误导藏友,坚持实事求是的严谨治学态度,凡举例的民间藏品,必须经过本人上手验证,不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将第一手资料与大家分享,并以此种方式宣传民藏,保护民藏,发掘民藏精品。

友善是沟通的起点,欢迎朋友们多参与评论和交流,在交流中共同进步,在学习中成为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