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一:多微笑,少计较。 作为“国医大师”许润三先生的忠实粉丝,看他的节目完全是一种享受。他面容慈祥,说话家常,平易近人的微笑里,都是和煦阳光。 有人说,人修行到一定程度,就是一脸佛相,一脸福相,看啥都顺眼,见谁都亲切。 许润三先生说,养生,第一要务是养心。心态好一切都好;心灵通,万事皆通。 他乐呵呵地解释,人活着,不高兴是一天,高兴也是一天,干嘛跟自己过不去呢? ![]() 在我看来,多微笑本身就是一种养生,心情舒畅,气血贯通;神采飞扬,意气风发,这本身就是生命最好的姿态,不是吗? 靓丽人生,总是心态好,没烦恼,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因为看得开,自然雾散云开; 因为想得通,才有顺水顺风。 ![]() 2 第二:多做事,少思虑。 俗话说,为人在世,不可一日无事。 常言道,一勤天下无难事。 人在事上磨,人在事中修。 活着就是做事,把事做到位,把人做到位,就可以称得上圆满了。 热情洋溢的工作,带来五彩缤纷的生活;酸甜苦辣的体验,都是丰富人生的收获。 工作本身其实涵盖了劳动、运动、活动,不论是体力,还是脑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物质基础牢固,精神世界丰盈,一举两得。 ![]() 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中,一个人往往青春在线,活力十足,既有成就感,又有幸福感,妙趣横生,别有洞天。 陶醉在自己的事业里,私心杂念荡然无存。 记者问许润三先生有什么养生秘诀? 许润三笑眯眯地说:“其实啊,每天给别人看病,就是我最大的长寿秘诀。” ![]() 3 第三:多忙碌,少闲暇。 作为医生,许润三先生恪尽职守,92岁他还坚持每天查房,掌握病人的第一手资料。 他不止一次说,人活着,就要忙忙碌碌,别不让自己闲下来,有意义的忙碌最有价值。 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人,上班的时候精神奕奕,说话声若洪钟,走路虎虎生风,退休了一蹶不振,老态龙钟。 ![]() 究其原因,无外乎“太过闲暇”。 古人说得好,“无事生非”。 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用进废退。 太闲暇无事,就会跟时代脱节,跟火热的生活背道而驰,跟幸福的未来南辕北辙。快乐不仅不会增加,烦恼反倒如约而至。 许润三先生常跟学生讲,人不能脱离工作、脱离社会,否则脑子就锈掉了。 多工作,价值源源不断; 少闲暇,快乐相依相伴。 ![]() 4 第四:多开朗,少郁闷。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不论是对待生活,还是对待工作,许润三先生总是保持乐观开朗,笑容可掬。 有些老伙计也问过他,你没有难事儿愁事吗? 许润三先生忍俊不禁,说我也是凡人,大家都一样,烦事愁事谁都有,但是愁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乐观面对,反倒更容易柳暗花明。 ![]() 许润三先生还认真地写了条幅,把“笑看人生 ”挂在墙上,当成座右铭,时刻不忘。 身边很多人都被他的“快乐”所感染,也总是笑声朗朗,其乐融融。 他喜欢跟身边的人开玩笑,风趣交谈。有时候,金句频出: “活着就是胜利,赚钱只是游戏; 快乐才是真谛,生气损伤自己”。 乐观,就是自己给自己的“阳光”,有它陪伴,四季温暖。 ![]() 5 第五:多读书,少空虚。 从5岁进私塾开始,许润三先生就跟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生以书籍为伴,不离不弃。 我们都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也知道“开卷有益”,但是在电子信息化时代,能够坚持读书,数十年如一日者,凤毛麟角。 我们也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腹有诗书气自华”;能够潜心研究,始终如一者寥若晨星。而许润三先生就属于这类“少数人”。 ![]() 早年,因父亲引荐,他拜在名医崔省三门下,专修杏林之事。 因为行医,老师授课机会不多,见他好学,就把书房钥匙给了他。 他一头扎进书籍的海洋,如饥似渴阅读,认认真真笔记,遇到问题记下来,有了合适的机会,再求教老师。 他的这个良好习惯,一直延袭到鲐背之年。 除此了专业经典之外,其它品类的著作,许润三先生也多有涉猎,也是读得津津有味,说他博览群书,恰如其分。 对他来说,读书就是“脑运动”的最佳方式,日久天长,获益良多。 ![]() 6 第六:多规律,少放任。 对于健康生活,许润三先生一直提倡“注重生活规律,不可放任自流”。 作息方面,早睡早起,是规律; 饮食方面,吃杂吃少,是规律; 情志方面,开怀豁达,是规律; 专业方面,仁心仁术,是规律; 生活方面,知足常乐,是规律; 幸福方面,感恩一切,是规律。 ![]()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关于饮食,许润三先生有“3大原则”:不挑食,不偏食,不厌食。 五谷杂粮,时令蔬菜,对他来说胜过珍馐美味;他喜欢吃煮玉米棒子,午饭加一点肉,配合一点白酒。 晚饭,必须清淡,各类粥品是他的不二选择。 许润三先生说,快乐幸福简单,健康长寿不难,只要牢记4句话,轻松实现: 保持内心的平和,保持规律的生活; 保持精神的宁静,做好该做的事情。 |
|
来自: 朱永林548cr9af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