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逝水流年】麦收,儿时的记忆/崔忠敏

 我的卧虎湾 2022-05-31 发布于福建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主  编:傅群雄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今天早晨听收音机新闻得知,全国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截止28日,已收获冬小麦面积三千七百九十八万亩,日机收面积六百七十八万亩,河南、安徽进入集中收获期,进度快于往年。昨晚,从同村战友崔建民微信中得知,他今年承包了30多亩地的小麦,没想到去年秋天因大雨天气种得较晚的小麦,由于浇水、管理及时,今年长势还不错。我说,那你就辛苦了。他说,没事儿,现在都是机器收割,麦子直接拉到收购站去了。听到这些消息,在祈祷家乡小麦丰收的同时,记忆中儿时麦收的情景即刻浮现在眼前……
我的家乡在冀东南的一个村庄,对于农民来说,麦收是一年里最幸福、最繁忙的季节。在我们老家流传着“麦熟一场风”的说法,上午还看不到泛黄的大片麦田,中午的一场热风,随风波动的麦田就金灿灿的一片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麦收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生产队在老场院里翻地、平整、洒水(掺入麦秸麦糠)、碾压,整个场院是斜坡的,以防下雨积水,浸泡粮食。其次是各家各户拿出早已锈迹斑斑的长把镰刀进行修理打磨,依稀记得父亲总是利用午休的时间,把镰刀磨得锃光瓦亮,他的左肩膀上邪搭着一块儿母亲织的粗布白毛巾,如豆的汗珠从他那黑里透红的后背上慢慢流淌下来。
拔麦子都是早起,潮乎乎,凉飕飕的天气,是确保颗粒归仓的有利条件。天刚蒙蒙亮,社员们就疾步走到田间地头,一些妇女、孩子穿着薄棉袄或夹衣裳,听从生产队队长或指导员的安排和要求,望着一望无际的麦田和随风翻滚的麦浪,微风拂过,麦浪涌动,凹下去如波谷,凸起来似浪峰,高低不齐的麦穗相互依偎着,似乎在向人们招手,期待乡亲们的到来。
父亲看我年龄小,鼓励我说,你先到前边拔去,我在后边追你。我走到一段小麦长势较高的地段拔了起来,但终因年龄小,吃苦少,时而弯腰拔麦,时而站起四处张望,父亲却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牛,两手协调地抓住小麦,用力的向后甩去,极其熟练地打腰子,捆麦子。
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鱼肚白,一轮红日在晨曦中冉冉升起,母亲从那袅袅炊烟的村子里走来,只见她右手提着一罐子小米稀饭,左手提着一粗布包裹,里面有发面饼、咸鸡蛋、咸蒜瓣、餐具等,我和父亲拍打拍打浑身的灰尘,席地而坐,大口大口的吃着软甜可口的发面饼,咸淡适宜流油的鸡蛋,脆生生凉丝丝的蒜瓣,那种人生的幸福感、满足感油然而生。多年以后,回故乡早起散步走到当年野外早餐的地头时,心中浮想联翩,惆怅伤感,当年教我如何拔麦子,汗流浃背,谈笑风生的父亲已不在人世了……
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故乡的土地贫瘠,地力不足,肥料缺乏,加之干旱不雨,小麦亩产百十斤左右是普遍的年景常态。记得1972年麦收完后,生产队除了上交国家的公粮,留足种子外,望眼欲穿,期盼已久的社员们竟没有分到一粒小麦。被人们史称为'’不开称年'’。许多年以后,当人们再忆及此事时,心中仍难抹去当年唉声叹气、伤感心酸的阴影。
为糊口,十七岁的我,中午不顾头顶的烈日,扑面而来的热风,强忍着饥饿,拖着疲惫的身躯,去地里捡拾本遗落不多的麦穗,经过母亲和我的晾晒、手搓,石碾等,终于使全家人吃上了一顿凉面。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再也看不到弯腰拔麦子、到地里捡拾麦穗儿的人影了。我想,捡拾麦穗,那是对丰收的虔诚,也是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诠释,其实,捡拾的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麦穗,更是人生的一段光阴,一种生活理念。多年以后,当年捡拾麦穗的情景历历在目,依然清晰如昨……

2022.5.30日于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