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我们达不到《黄帝内经》记载的立竿见影的针灸境界?

 新用户3536Meiv 2022-06-01 发布于四川

平时接诊时,经常遇到很多病人会异常痛苦的告诉我们,他常常会扭到腰,或是肩膀疼几年,十几年的老毛病怎么都好不了,甚至已经牵扯到一侧的头颈部了。本来,局部的急性腰扭伤或肩损伤只是单纯的筋病或是骨病,是可以用各种方法局部施治帮助人体快速恢复的。但是,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久病不愈或反反复复的损伤则疗效并不好。

还有我们平时接诊的肿瘤病人,除了本身的肿瘤之外,都有很多的并发症,比如骨转移病人的骨痛,肺转移病人的胸满气急,淋巴转移的小腿肿胀等等,如果单纯的进行局部的治疗——西医是特长,也没办法,疗效都很差而且容易反复。这些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分析来看。

古人从不把局部和整体分开来看,而且认为整体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局部。中医学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则相互影响。概而言之,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

对于大部分疾病来说,大环境变好了,即使局部当时没有缓解,局部病邪失去了滋养的土壤,病势已衰,很快就可痊愈。对于很多局部受邪引起的疾病,治疗局部病要以不使整体大环境变得更糟糕为前提,因为即使局部治疗使得局部短时间好转,糟糕的大环境也很容易使局部快速恢复原样,甚至更糟。

所以,“粗守形,上守神”。一个针灸医师无论掌握了多少治疗局部的方法,古人认为他不是工;一个针灸医师即使什么局部的治疗方法都不会,只会非常如意地调整整体气机,古人认为他可以称得上是上工了。

但是,我们发现,自《黄帝内经》之后,所有关于针灸的书籍,大部分书籍包括针灸歌赋都是什么病针什么穴位,很少讲针灸该如何辨证,大部分都是针灸如何治疗局部疾病,却隐藏了如何辨证调整整体。这样就导致主流的针灸的主要工作都是在治疗一些无关痛痒的肢体损伤,疗程都很长,效果也不理想。从而导致一部分人走入了建立在局部解剖,以及全息理论为基础的实用针灸体系;另外一部分人则还是追梦人,把针灸等同于神秘学,追着玄之又玄、密之又密的不切实际的各种奇葩理论,与临床脱节。针灸的没落也可想而知。

为何我们达不到《黄帝内经》记载的立竿见影的针灸境界?

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俞老在近60年的临床诊治癌症患者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实践,发掘了《黄帝内经》理论源头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核心理念,又结合自己独特的发挥,最终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方法——切脉针灸。这套针法的最大特点是俞老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的,经过了大量的临床验证,又融会贯通,兼容并蓄各家精华,扬弃诸多华而不实的糟粕,是一套真正大道至简的针法。

接触过切脉针灸的人都知道,切脉针灸的入门即从四部脉的调整入手,通过四部脉诊法大大降低了其它诊脉方法的难度和复杂性,而且通过四部脉像的对比就能迅速辨证人体上下左右的阴阳虚实,虚则补之,实者泻之,通过对脉搏的反馈信息,我们还可以判断针灸的效果,并引导我们一步一步调整人体上下左右的阴阳气血相倾,以达到我们追求的阴平阳秘,气血匀平的状态,这即是完美的有生命力的整体调整的方法。它既有完善的理论基础指导,又经过了俞老大量的临床实践验证——有效指导临床是鉴别一套理论体系的不二法门。还执简驭繁,用最简洁的方法处理最复杂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