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释放了哪些信号?

 苏格柏图 2022-06-01 发布于甘肃

六方面33项是5月24日会议提出的,今天算是正式发布。

上面看经济跟咱们看经济是不一样的。

咱们看经济,要比较这双鞋和那件衣服哪个划算,要哪个公司给的工资高。但上面看经济,不看细节看大数。

比如今年GDP计划是5.5%,需要投资消费和出口分别出多少数,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怎么分配等等。把这些大块划拉完,整体就心中有数了。

比如去年GDP增速8.1%,其中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分别是13.7%,65.4%,20.9%。

那么今年这三驾马车如果能够保持同样增速同样贡献的话,那么今年经济就可以取得跟去年同样的成绩。

至于里面这企业那产品,这破产那失业,在这些大数跟前没什么意义。

当然,今年目标是5.5%,所以允许大家比去年少增。

只是目前的情况是,实体经济刚刚经过疫情的洗礼,普遍比较悲观。

尤其失业率、毕业生签约率等指标更是刺眼。

不过,我倒是比之前乐观了许多。

咱们这个国家的特点其实是不怕困难,反而有点儿怕顺风,因为容易飘。

我们往往在情况比较好的时候,就容易嘚瑟,容易暴露自己,容易出错。但在困难出现的时候,反而能够冷静下来,拧成一股绳。

那么眼下是个什么情况呢?

显然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都比较吃力。

第一个就是净出口。

外贸是个外生变量,它取决于国际市场情况。

去年我们外贸高速增长其实是占了疫情的便宜。

疫情导致欧美主要市场的生产出现了停滞,这就给中国企业留出了充分的发挥空间。

在生产过剩的年代居然出现卖方市场,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显然不会浪费这个机会。

但随着欧美各国的生产恢复,这一情况显然不可持续。

从增速来看,我国一季度外贸虽然表现很不错(出口增长13.4%,进口增长7.5%),但已经显著低于去年的20%水平了。

且二季度由于长三角遭受疫情重挫,我国外贸全年能否高增长,要画个大大的问号。

内外不利因素的夹击之下,今年净出口能够不拖后腿已经是阿弥陀佛。

第二个消费的压力也是非常大。

看一下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萎靡情况,你可以直观地感觉到消费的压力。

即使我们不看疫情肆虐的三四月份,消费从去年下半年就趴在地板上,那个时候其实还是我们比较正常的时候。

也正因为如此,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才会做出三重压力的判断。

那就只剩第三位投资了。

所以在六方面33项中,财政政策的内容是最重的。

然后,大家再翻看一下去年的三驾马车情况,了解一下它们的状态。

2021年,投资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3.7%,比上年下降67.8%,较疫情前的2017-2019年平均水平低23.5%。

从投资的三大领域来看:

基建投资同比增长0.2%,近两年平均增长1.8%,大幅低于2017-2019年平均6.7%的水平

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4.4%,成为固定资产增长的拖累项,低于2017-2019年平均8.8%的增速。

制造业投资在出口和利润增速较快的带动下,实现了较快增长。全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5%,近两年平均增长5.4%,与2017-2019年平均5.8%的增速较为接近,特别是2021年初以来,制造业两年平均增速持续攀升,成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看完这些,咱们从大的分类上就明白下一步该怎么办,能怎么办了。

1、出口别拖累,所以要通过出口退税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

2、投资有很大潜力可挖。

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基建才增0.2%,房地产才增4.4%,都远低于前几年的平均水平。

房地产因为有支柱企业的特点,最好办。只要把房地产政策放开,开发商就会自动把房地产投资推上去。

那么中央的重点就只有大基建了。

所以,2022年一定会出现又一轮基建高峰,其力度甚至会高于2008年。

很多人可能会对这种高负债和抡大锤的土木工程有些不屑,觉得这不过就是凯恩斯主义的做法,没啥科技含量。

但它好使。

中国太大了,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如果我们放开财政赤字和负债率带来的压力,完全可以使使劲再跑一跑,把中西部和边疆地区的基础设施搞上去。

同时,通过货币政策将金融杠杆放开,放大政府投资的倍数,那么投资对GDP是完全可以拉到2%以上的。

这对保增长来说,是立竿见影的效果。

3、消费确实是有压力。

从中小企业和就业情况来看,缺少收入信心的消费者很难爆发出强大的消费能力。

所以六方面33项用了最大的篇幅来进行支持。

下一步,一是通过稳产复工加大扶持来帮助中小企业活下去,二是通过消费政策来补贴消费者,降低消费门槛。

开源节流,来扩大消费。

从市场环境来看,2020年坚持过疫情的中小企业曾经拿到过一部分政府红利;现在同样的情况会再次出现。

另外,我们也不能低估消费的潜力。

大家还记得2020年奢侈品的销售盛况吗?

这说明有大量的消费能力等待消费意愿的引导。

预期不光是引领投资的重要抓手,也是引领消费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面对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要把预期当做牛鼻子,进行重点引导。

这样才可以打破“消费羸弱->盈利下降->企业艰难->居民收入下降->消费羸弱”的恶性循环。

就六方面33项本身而言,说得非常清晰了。

而且上面生怕意思被人曲解,前两天还特意开了万人大会,把政策意图穿透传达到县乡镇里面。

一方面,这是省去了政策在省市两级层层传达过程中的信息衰减和曲解,提高了信息的准确度;

二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信息传播速度;

三一方面则是为了扭转预期,要让大家看到中央对中小企业和民生的意愿。

总的来说,各种内外难题中的主要困难还在于疫情。

现在疫情拐点的出现,给预期扭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防疫成果会成为预期扭转的牛鼻子,随着中央层面暖风频吹,带动社会方方面面复产复工,修复失业和经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