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民心者得天下”,那最终统一天下的满清刚入关时得民心了吗?

 风尘讲历史 2022-06-02 发布于江苏

“得民心者得天下”,那最终统一天下的满清刚入关时得民心了吗?

满清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却没有亲手消灭上一个封建王朝明朝,明朝是亡于李自成的。当时镇守山海关的是吴三桂,他本想像明朝其他将领一样投靠李自成,可李自成率大军进京后对明朝官员进行搜刮,吴三桂在京城的家自然也不能幸免,甚至连小妾陈圆圆都被霸占了,吴三桂得知后怒发冲冠为红颜,决定联合满清抗击李自成,最终他打开了山海关放清军入关,不过清军刚入关时并没有什么民心。

在不久前北京还是属于明朝的,后来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上吊自尽后,李自成和他的农民起义军就成了北京城的主人,如今满清入关,李自成慌忙逃出北京,清朝铁骑又开进了北京城。北京城短期内两次易主,既然李自成这么快就败亡了,那谁敢保证满清不会迅速败亡呢?所以百姓大都抱着观望的态度,也不和满清这个新政权打什么交道。况且这已经不是满清第一次入关了,早在皇太极在位期间满清就入关了五次。

首先1629年皇太极绕道蒙古攻破大安口围困北京城;接着1634年皇太极兵分四路,主攻大同、宣化一带,攻破关口后入关在各村堡劫掠;然后1636阿济格率军入关,攻克12城,屠杀的百姓不计其数,光俘获的人畜就有近十八万;1638多尔衮再次率军入关,屠杀了济南城,俘获人畜四十六万,率领全城百姓及家人守城的孙承宗就在此战中身亡;最后1642年阿巴泰率军入关,依旧收获颇丰,俘获了近三十七万人,牲畜三十二万头。可见满清入关并不是什么好事,对明朝百姓而言都是灾难,如今满清再次入关,更不会有百姓期待它能拯救自己。别的不说,明朝身为天朝上国,对于满清这种蛮夷本就是看不上的,被蛮夷征服百姓也不服气,加上满清入关后实行“剃发令”,更是失去大多民心。

既然满清1644年入关并没有什么民心,那怎么还能最终统一天下收复民心呢?还是因为满清的拳头硬。对于民间的反清组织清朝一律严厉打压,不管你有多少支持者,满清都绝不留情,有多少杀多少。不然中国人口也不至于从明末的一亿人左右下降到康熙二十一年的一千九百余万人,要知道康熙二十一年已经是满清入关的第三十八年了,当然人口锐减也不能全怪满清,李自成等起义军首领也有责任。满清展示了自己的强硬手段,又通过剃发令同化了汉人,让自尊心极强的汉人与满人保持一致的服饰发饰,如此一来迫于高压政策的百姓就只得承认满清这个政权了。

满清的拳头也不止向百姓展示,还向同期的其他政权展示。满清朝廷在中原站稳脚跟后就迅速出兵消灭李自成残余势力,接着分兵同时向张献忠的大西和南明进军,一路打下来天下也基本要统一了,再靠武力治国就行不通了。好在清朝出了个康熙帝,十分重视科举,重视清朝的文化发展,使得一大批文人臣服清朝,反清势力也就失去了很多支持。康熙一朝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三征葛尔丹等等功绩让百姓不得不骄傲,同时康熙帝兴修水利,治理黄河,重视农桑,保证了百姓的安居乐业,人们就更加不会去造反了,清朝也就慢慢得到百姓的拥护,得到了民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