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老话说“六十六,六十六,不死掉块肉”是什么意思?

 关山听风 2022-06-02 发布于湖南

我国民间在年龄上忌六十六,是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主要是北方的一些地区的风俗说法,南方则不忌六十六。因此,南方也就没有“六十六,六十六,不死掉块肉”的说法。

年龄表示生命的长短,民间在计算年龄数目时,把生命与某些数目联系起来,一些数目因历史上的各种原因,被人为地赋予了凶祸的含义。民间在讲到某人的年龄时,对于不吉利的年龄数目要尽量避免使用这个数目,以防危及生命。


各地历史人文与风俗不同,对年龄数目的忌讳也不同。下面举一些各地民间习俗。

山东男人忌说自己四十一,原因据说是四十一岁这个数目妨妻。一般男人到了四十一岁那年,不能说四十一,而是要说四十二,跳过这个数目。

古燕地之人讳说四十五,四十五这一年,一般会说自己四十四或四十六。据说宋朝包拯奉命往陈州放粮途中遇盗,乔装之后,才逃出了险境,幸运保住性命。这一年包拯正值四十五岁。包拯名气大,民间敬仰他,自此,民间认为四十五岁属灾祸之年,因而回避不讲四十五岁这个数目。

扬州人做生日时,男不做三,女不做四。三指三十岁,四指四十岁。这里含有两层意思,一是三十、四十年纪不大,不应该庆生。二是,三谐音散、四谐音死,民间认为很不吉利。


我国民间普遍忌言七十三、八十四,据说与孔子和孟子的卒时的年龄有关。孔子卒时年龄是七十三,孟子卒时年龄八十四。民间认为,孔孟为历史上的两位圣人,连这两位圣人都过不了这两道坎,一般的人就不用说了。因此,这两个数目成为民间在年龄上的忌讳,民间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去”。

我国民间有一句俗语:“三十六不提,七十三不说,八十四不讲,一百岁要藏”。有一些地方把三十六岁视为人生一道坎。相传三国时东吴名将周瑜,在三十岁时就英年早逝,而蜀国有“风雏”之称的军师庞统,年仅三十六岁,被流箭射中,离开了人世。因此,民间认为这里英雄豪杰都难过三十六岁这道坎,普通人三十六岁时就更要注意了。按照地方风俗,人到三十六岁时,不能说“三十六岁”,而是要三十五岁或者三十七岁,这就是所谓的“不提”。

诸如此类说法,我国各地都存在,就不一一例举。现在言归正传。“六十六,六十六,不死掉块肉”也是属于这种地方特别的习俗。

北方俗谚说:“年龄六十六,阎王要吃肉。”民间认为,六十六岁是老年人的一道坎儿。并因此产生了与这个年龄数目有关的民间习俗。

比如说,东北一带的老人过六十六岁生日时,晚辈要给老人包六十六个饺子吃,且一顿必须得吃完,就预示这道坎儿平安过了。晚辈为了让老人能一顿吃完这六十六个饺子,一般尽量把饼子包得很小。


再比如,河南一带有这样的习俗。老人六十六岁生日时,闺女要送一块肉来,其中的寓意就是闺女为了还上阎王爷的债,以保老人平安。而有的地方则与东北习俗接近,即把肉切成六十六块,让老人全部吃下,据说这样老人就顺利过了这道坎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